[实用新型]一种电子节能灯无效
申请号: | 96213669.7 | 申请日: | 1996-05-22 |
公开(公告)号: | CN2271656Y | 公开(公告)日: | 1997-12-31 |
发明(设计)人: | 戴培钧 | 申请(专利权)人: | 戴培钧 |
主分类号: | F21S3/00 | 分类号: | F21S3/00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孙敬国 |
地址: | 20000***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子 节能灯 | ||
本实用新型专利涉及电子节能灯。
现有技术中,为使节能灯更趋紧凑化。普遍使用了一种俗称“接桥”方式的二列式或三列式的灯管。图1和图2分别描述了现有技术的电子节能灯的示意图。
图1是现有技术双列式灯管的电子节能灯示意图。图1-a是电子节能灯的侧视图,图1-b是电子节能灯的顶视示意图。图1-c是电子节灯中双列式灯管的展开示意图,从图1-c的展开示意图中可以看出,双列式灯管是由二支弯曲型通常为U形的玻璃管,采用图中1-d的“接桥”工艺,使得二支弯曲的玻璃管的内腔形成通路。
图2是现有技术三列式灯管的电子节能灯示意图,从图2-c的三列式灯管展开示意图中可以看出,它是由三支弯曲型通常为U形的玻璃管,采用图中2-d1,2-d2的二个“接桥”工艺,使得三支弯曲型的玻璃管的内腔形成通路。
在现有技术中,因为采用了接桥工艺制造的灯管,首先是灯管的制造工序变得繁杂,同时,由于接桥部位是个热变形吻合方式连接工艺,使得接桥部位成为灯管的最脆弱的部位以至灯管合格率降低。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灯管无接桥的电子节能灯。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电子节能灯,它包含:
塑料壳体;
固定连接于所述塑料壳体一端的标准灯头;
设在所述塑料壳体内的与所述标准灯头电气连接的电子镇流器;
其特征在于,它进一步包含:
配置在所述塑料壳体另一端的由所述电子镇流器起辉供电的多个弯曲荧光灯管。
如上构成的本实用新型的电子节能灯使灯管制造工序简单,并提高灯管合格率。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图1是现有技术双列式电子节能灯示意图;
图1-a是该双列式电子节能灯的侧视图;
图1-b是该双列式电子节能灯的顶视图;
图1-c是该双列式电子节能灯的灯管展开示意图;
图2是现有技术三列式电子节能灯示意图;
图2-a是该三列式电子节能灯的侧视图;
图2-b是该三列式电子节能灯的顶视图;
图2-c是该三列式电子节能灯管展开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无接桥双列式电子节能灯示意图;
图3-a是侧视图;
图3-b是顶视图;
图3-c是灯管展开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无接桥三列式电子节能灯示意图;
图4-a是侧视图;
图4-b是顶视图;
图4-c是灯管展开示意图。
图3中,图3-a是本实用新型双列式灯管的电子节能灯侧视图,图3-d是顶视图。图3-c是双列式灯管的电子节能灯展开示意图。
从图3-c中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的无接桥灯管的电子节能灯,是采用了分别独立的二支弯曲型(本实施例为U形)的灯管3-d1,3-d2将其组装在一个塑料壳体3-e的另一端上。
在塑料壳体3-e内,装置有能使二支分别独立弯曲型的灯管3-d1,3-d2启辉发光工作的电子镇流器部件3-g。塑料壳体3-e的一端上,装有螺口式或插口式的标准灯头3-f,并使镇流器部件3-g的电源进线和灯头3-f连接。
这样,二支分别独立弯曲型的灯管3-d1,3-d2和电子镇流器部件3-g,塑料壳体3-e,灯头3-f组合成为一个能直接旋插在灯座上即能启辉发光工作的,而灯管无接桥的双列式灯管的电子节能灯。
图4所示的是无接桥三列式灯管的电子节能灯示意图,其原理和图3所示实施例近似。从图4中灯管展开示意图4-c看,它是采用了三支分别独立的弯曲型的紧凑型灯管4-d1,4-d2,4-d3,将其组装在一个塑料壳体4-e另一端上。同样,塑料壳体4-e内装有能使三支分别独立的紧凑型灯管4-d1,4-d2、4-d3启辉发光工件的镇流器部件4-g,并且使镇流器部件4-g的电源进线和灯头4-f连接。从而组合成为一个三列式的,灯管没有接桥的电子节能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戴培钧,未经戴培钧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621366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