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钢筋续接器无效
申请号: | 96213966.1 | 申请日: | 1996-06-27 |
公开(公告)号: | CN2265415Y | 公开(公告)日: | 1997-10-22 |
发明(设计)人: | 彭成中 | 申请(专利权)人: | 彭成中 |
主分类号: | E04C5/18 | 分类号: | E04C5/18 |
代理公司: | 吉林省吉利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大珠 |
地址: | 台湾省台北***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钢筋 续接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类的连接器具,特别涉及一种钢筋续接器。
现在,为了续接钢筋方便,出现了如图1、图2、图3所示的传统之钢筋续接器,其结构为:螺栓(1)的一端为正螺纹,另一端为逆螺纹,中间设一固定的螺帽(2),其作用是使螺栓(1)转动并与套筒(3)、(4)接合,虽然此种钢筋续接结构不须转动钢筋(5),利用螺栓(1)的旋转就可续接钢筋(5),但是,在螺栓(1)旋转时,由于重力的作用面产生打滑及空转,无法使正、逆螺纹同时锁入套筒(3)与套筒(4)内,因此在锁紧后会留有间隙(6)(如附图3所示),而不能紧密接合;针对上述间隙(6)的出现,有人把螺帽(2)设计成活动式的以消除间隙(6),但由于螺帽(2)活动后,在锁紧过程中,常常因不小心使螺帽(2)掉落而效果不明显。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钢筋续接器存在的间隙(6)及螺帽(2)在锁紧过程中的掉落之不足,设计了一种新的钢筋续接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螺栓的上下端为正逆螺纹区,中间为无螺纹区,中间区设一插销键,螺帽套入螺栓的中间区,其与插销键相对应部位开设一个锥形键槽,其锥度的大小使螺帽不致掉落为标准而确定,插销键与锥形键槽的设置是使螺栓与螺帽同步旋转而且可上下活动,另在螺帽的两端面向内以螺帽的园心为园心镗二个镗孔,此镗孔的直径大于螺帽的内径,螺帽与螺栓组合后,螺帽限制在键槽(12)的空间中活动。装配续接器时将螺帽套插在螺栓的插销键中,尔后,将螺帽之锥形键槽小端的螺栓上部用滚压挤制的方法挤压螺纹,挤压后螺纹膨胀,挡住螺帽使其不能从此端脱落;然后以同样的方法挤压出另一端的螺纹,由于螺帽在键槽(12)范围内上下活动可消除间隙(6)的产生,同时由于螺栓上端的螺纹挡住了螺帽,使螺帽不能从上端脱落,较好地解决了传统钢筋续接器存在的问题。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及实施例:
图1为传统的钢筋续接器在续接钢筋时尚未接合之状态示意图。
图2为传统的钢筋续接器在续接钢筋时接合中之状态示意图。
图3为传统的钢筋续接器在续接钢筋时接合完成后之状态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构造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内部构造剖视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组装及挤压螺纹时之状态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又一组装及挤压螺纹时之状态示意图。
(1)为螺栓,(2)为螺帽,(3)、(4)为套筒,(5)为钢筋,(6)为间隙,(11)为插销键、(12)为键槽,(13)为螺帽内径,(14)为镗孔。
如附图4、附图5、附图6、附图7所示,在螺栓(1)的中间区设一个固定的插销链(11),螺帽(2)的内径中开设一个锥形键槽(12),其键槽(12)下端的深度大于插销键(11)的高度,键槽(12)上端的深度小于插销键(11)的高度(如附图5、图6所示),因此,当螺帽(2)套入螺栓(1)的中间区时,其键槽(12)正好与插销键(11)相配合且不会掉落,键槽(12)与插销键(11)的设立与配合使用其作用是使螺栓(1)与螺帽(2)同步旋转或静止,而且螺帽(2)可上下活动,另在螺帽(2)的两端面由外向内以螺帽(2)的园心为园心镗二个适当深度的镗孔(14),镗孔(14)的直径大于螺帽内径(13);装配钢筋续接器时,先将螺帽(2)套插在螺栓(1)上之插销键(11)上,然后将靠近键槽(12)深度小端之上端螺栓用滚压挤制的方法挤制螺纹,挤制后,螺纹膨胀,直径变大,从而挡住螺帽(2),使其不能从螺栓(1)之上端脱出(如附6所示),然后以同样的方法挤制出螺栓(1)的另一端螺纹,螺纹直径变大(如附图7所示),因此螺帽(2)在与螺栓(1)组合后,只能限制在键槽(12)之空间内活动,达到了钢筋续接器上的套筒(3)、套筒(4)在续按钢筋(5)时能紧密接合,以及在接合过程中螺帽(2)不会掉落的目的。此种钢筋续按器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快速省时,性能可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彭成中,未经彭成中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621396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