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纵向翅片管无效
申请号: | 96213973.4 | 申请日: | 1996-06-27 |
公开(公告)号: | CN2283223Y | 公开(公告)日: | 1998-06-03 |
发明(设计)人: | 臧海;霍永;邹峰;刘国;刘富元;温燕城;凌巧丽;孙水涛;孙炜;周燕萍;赵子康;华新明;项阳;郑宏丽;赵贝贝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油气管道机械制造厂 |
主分类号: | F28F1/20 | 分类号: | F28F1/2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万科园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张亚军,李丕达 |
地址: | 102849***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纵向 翅片管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纵向翅片管,为各种管壳式换热器的核心元件。国际分类号为:F28F1/42。
目前,已有技术中已设计制造了诸如环向翅片管、螺旋槽管等各种类型的换热管。例如:中国实用新型专利89201458号,公开了“一种新型的双翅片管”。其内翅片由一定数目的“W”或“U”形结构式的肋板所组成,这些“W”或“U”形肋板在管内呈辐射状,等间距布置,其外翅片采用垂直于管子外壁的环形直肋板。这种新型结构的双向翅片管能适用于较大的管径和采用高翅片的形式,具有传热效率高,制造方便的特点,作为气一气相换热器适用于石油化工管式加热炉、锅炉等各式工业炉的余热回收系统。此类换热管虽然有一定的优点,但是由于结构相对复杂,而受到制造工艺和设备水平的限制,一直未能广泛地应用于这一领域。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正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而提出了一种纵向翅片管。这种翅片管由于其结构的特点,使其具有换热效率高、设备造价低和设备体积小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纵向翅片管由换热管等组成。围绕换热管的外管壁并与换热管的轴线平行分布若干翅片。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可以通过以下步骤进一步完善:
纵向翅片管上的翅片为“U”形板状翅片或为条状平板形翅片。
本实用新型共有4幅附图,其中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例,亦可做说明书摘要的附图。
图1、为“U”形板状翅片换热管的外形示意图;
图2、为“U”形板状翅片换热管的正剖视图;
图3、为条状平板形翅片换热管的外形示意图;
图4、为条状平板形翅片换热管的正剖视图。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①换热效率高;②设备造价低;③设备体积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例做进一步描述。
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例如图1、图2所示,纵向翅片管,由换热管1和翅片2组成,围绕换热管1的外管壁并与换热管1的轴线平行分布若干翅片2。翅片2可以是“U”形板状翅片3,也可以是条状平板形翅片,如图3、图4所示。
对于“U”形板状翅片3,必须首先保证“U”形板状翅片3的外形和尺寸参数,其工装制造亦可根据换热器介质和温度参数的不同采取:钎焊、压力焊和高频焊等手段,结合工装校正来完成制造。
对于条形翅片2,可根据换热器介质和温度参数的不同采取:钎焊、压力焊和高频焊等手段,配合工装夹具,使其一次成型。无缝管1为φ19~φ76等规格。
本实用新型纵向翅片管应用于换热器上的优势在于:增加了外膜传热系数,从而提高了换热效率,减少了流动阻力,改善了壳程流体的流动状态,提高了传热速率,纵向翅片管与光管相比其表面热强度高三倍以上。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制造方便,减小了设备体积,降低了设备造价,可以广泛地应用于各种管壳式换热器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油气管道机械制造厂,未经中油气管道机械制造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621397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文具盒
- 下一篇:一种直热式节能动态脱硫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