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抽水马桶翻盖器无效
申请号: | 96214728.1 | 申请日: | 1996-06-11 |
公开(公告)号: | CN2276319Y | 公开(公告)日: | 1998-03-18 |
发明(设计)人: | 王青有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青有 |
主分类号: | A47K13/24 | 分类号: | A47K13/24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汤茂盛 |
地址: | 230051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抽水马桶 翻盖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抽水马桶座板及盖的翻动开启装置。
现有技术中,抽水马桶的座板及盖板是依赖人手翻动的,这种结构给使用者带来不便,用手来开启或翻动这种座板或盖板也不卫生。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抽水马桶翻盖器。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抽水马桶翻盖器,其特征在于:翻盖器包括壳体支架,铰支在壳体支架上部的手柄杆的一端为便于操纵的手柄状且伸至壳体支架外部,手柄的另一端分别与连杆构件相连,所述手柄由所设的连杆构件分别与两转动轴及其轴端垂直设置的杆相连,该杆通过杆件与轴上设置的夹板相连,夹板与抽水马桶的座板及盖固定联接。
本实用新型主要是通过连杆机构传递力矩翻启马桶的座板及盖,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时只需拨动手柄,操作方便,同时彻底改观了用手翻动使用的不卫生状况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外形主观图;
图2是图1的A--A剖视图;
图3是图1的B--B剖视图;
图4是图1的C向视图;
图5是图1的D向局部视图;
图6是图5的左视图;
图7是图5的A--A剖视图;
图8是图1的E--E剖视图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在图1~图3中,壳体支架(10)上部铰支手柄杆(20)、(30),其一端为便于操纵的手柄状,且伸至壳体支架(10)的外部,手柄杆(20)、(30)的另一端分别与连杆构件相连,所述的连杆构件及手柄杆(20)、(30)在铅垂面内平动时带动壳体支架(10)下部所设的两转轴(24)、(34)及其轴端垂直设置的杆(25)、(35)转动,参见图4、5、6,夹板(41)、(42)带动与其固连的马桶座板及盖翻动。
在图1~4中,手柄杆(20)、(30)的铰支处的壳体支架(10)上设有槽口(11)、(12),手柄杆(20)、(30)在槽口(11)、(12)处位于铅垂面内绕其支点转动,手柄杆(20)、(30)与摆杆(23)、(33)及连杆(22)、(32)分别位于同一平面内,摆杆(23)、(33)与所述的转轴(24)、(34)正交且固连为一体。
在图2、3中,连杆(22)、(32)上端设有长条孔(221)、(321),手柄杆(20)、(30)上的销(21)、(31)从上述孔(221)、(321)中穿过,这种滑槽结构,可有效缩小连杆长度,因而可缩小体积,摆杆(23)、(33)的长度对称中心处与转轴(24)、(34)固连,摆杆(23)、(33)为空心管状,其内设有可移动的配重体(231)、(331),摆杆(23)、(33)摆动时其内可移动的配重体(231)、(331)迅速向偏重的一侧移动,这样可在拨动手柄杆(20)、(30)时起到省力的效果。
参见图5~7,夹板(41)、(42)与套设在芯轴(40)上的套(441)、(421)固连为一体,套(441)与杆(44)固连为一体,套(441)、(411)两者可采用端面齿形配合传递扭矩,所述的杆(25)通过杆(44)、套(441)、(411)带动夹板(41)翻动;套(421)由销(422)、(423)与芯轴(40)连为一体,套(431)由销(432)与芯轴(40)固连为一体,所述的杆(34)与杆(43)铰接并带动芯轴(40)及夹板(42)绕芯轴(40)的轴芯线翻动,支夹(47)、(48)在安装时起到类似固定支承的作用,图5~7中,套(45)、(46)主要是考虑到装配工艺的需要,同时又有利于夹板(41)、(42)的转动。
在图8中给出了夹板(42)翻动的机械原理示意图,图中双点划线是马桶体,夹板(42)与其相连的座板位于水平时,杆(35)与杆(43)的相互关系如图中实线所示,杆(43)上设有长形槽(433),两者通过销(351)联接,转轴(34)与杆(35)一同转动到虚线位置时,杆(43)与夹板(42)反向转动而将马桶座板翻开,为了使图面简单明了,图中省去了杆(25)与杆(44)之间的结构示意,马桶盖板的翻启与上述座板翻起的原理相似,此处不再赘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青有,未经王青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621472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