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暗装式开关插座无效
申请号: | 96215187.4 | 申请日: | 1996-07-26 |
公开(公告)号: | CN2290130Y | 公开(公告)日: | 1998-09-02 |
发明(设计)人: | 陈林宝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林宝 |
主分类号: | H02B1/26 | 分类号: | H02B1/26 |
代理公司: | 宁波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刘赛云 |
地址: | 315300 浙江省慈***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暗装式 开关插座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基本电气元件技术领域中的线路连接器,特别是一种用于同时和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功能模块连接的连接装置。
现有技术中的墙壁开关插座,通常包括面板、基架和功能模块,从螺钉固定外露到内藏暗装、从一种规格一套整体结构形式到便于用户根据实际需要对开关和插孔进行自由搭配的组合形式,不仅为厂家带来标准化大批量生产和降低成本的优越性,还为用户带来款式新颖,可自由组配的灵活性,确是一种较理想的连接器,但尽管如此,还存在着一定的不足之处,由于连接结构是采用螺钉或卡簧形式,不但生产成本高,且组装费时,拆装麻烦,用户要互换一种形式非常不便。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向社会提供一种连接结构简单、拆装便捷、互换性好、可随时进行自由组配的暗装式开关插座。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这样完成的:包括具有镜框式的面板和基架,面板周边包围并复盖在基架上,镜框中装有一组功能模块,其面板与基架的连接、基架与功能模块的连接分别通过扣接结构和支承结构、钩连结构连接。
所述的扣接结构即在面板内侧相对两周边上设有凸扣,相应在基架周边上设有与凸扣相配的凹台。
所述的支承结构即在基架镜框两对边设有凸台,相应在功能模块的两端设有与凸台相吻合的台阶面。
所述的钩边结构即在功能模块的四顶角延伸有与基架互相钩连的钩键和使钩键具有弹性的空间槽。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在连接结构上作了改进,充分利用其材质自身的弹性和巧妙简单的结构,能达到快速连接、快速拆卸的效果,无须别的连接另件,从而使本设计结构简单、互换性好、便于厂家大批量生产,用户可随时根据需要进行快速的自由组配选择。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的主视图。
图2为图1的后视图。
图3为图1的左视图。
图4为图1的右视图。
图5为图2的A-A局部剖视放大图(面板与基架的扣接结构)。
图6为图2的B-B局部剖视放大图。
图7为图2的C-C剖面放大图(基架与功能模块的钩连结构)。
图8为图2的D-D剖面放大图(基架与功能模块的支承结构)。
如图1-8所示,暗装式开关面板由全塑材料制作的镜框式的面板(1)、基架(4)及镜框中的功能模块(2)组成。面板与基架通过扣接结构连接,而基架与功能模块通过支承结构和钩连结构连接。
面板(1)为凹体结构的外露另件,其周边可包围和复盖基架(4)另件,使基架全部嵌合于面板内(图6),面板镜框与基架镜框大小相等。面板左、右两侧的周边底部中间制有缺口(3),作拆卸开启时只能用螺丝刀撬开用,以符合国家有关电器安全标准。面板(1)内侧相对两周边上各设2个凸扣(7),是连接基架用的,凸扣的头部呈斜面型式,便于装配时基架(4)易于推入。
基架(4)的外形大小正好嵌合在面板(1)内,被面板包围和复盖。为使两者便于拆离,基架装入面板后两结合面之间必须具有一定的空隙(5),为此面板和基架上均设有沿周边的凸筋。基架两侧设有长圆形通孔,供螺钉连接墙壁用,它因被面板遮盖,故称暗装式。在对应面板的凸扣位置,基架在相对两周边上各设2个与凸扣相配的凹台(6),凸扣扣压在凹台上组成扣接连接结构(图5)由于基架的中间镜框中还要安装功能模块,故在基架镜框两对边设置凸台(10),作为与功能模块支承结构的连接用。
功能模块(2)可以是开关或插孔或开关、插孔的组合,开关可以单联、双联、三联或四联,插孔可以二极或三极。且圆插脚和扁插脚通用。功能模块设在面板、基架的镜框中与基架以支承结构(图8)和钩连结构(图7)连接。功能模块在其两端设有与基架之凸台(10)相吻合的台阶面(11),功能模块在放入基架镜框中时,台阶面沿着凸台推入,当台阶面碰到基架表面不能推入时,即被限位而得到支承。功能模块的四顶角延伸有与基架互相钩连的钩键(8), 钩键上端外侧呈斜面结构,便于推入,同时钩键与主体之间具有弹性的空间槽(9),便于推入和拆卸时钩键具有让位的空间,推入后因其自身的弹性复位从而钩住基架平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林宝,未经陈林宝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621518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