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可自编数码的电表箱用数码锁无效
申请号: | 96215261.7 | 申请日: | 1996-06-25 |
公开(公告)号: | CN2275623Y | 公开(公告)日: | 1998-03-04 |
发明(设计)人: | 张君宝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君宝 |
主分类号: | E05B65/00 | 分类号: | E05B65/00 |
代理公司: | 牡丹江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熊文生 |
地址: | 157200 黑***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数码 电表箱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锁具,特别涉及一种可自编数码的电表箱用数码锁。
目前,供电管理部门多数采用箱柜式暗锁或一般挂锁对民用电表箱进行封箱。由于电表箱大多是在公共场所中,所以锁具很容易遭到破坏,使供电设施暴露在外面,发生私接、乱接、改线等窃电行为和破坏供电设施的行为,给不法用户造成可乘之机。此外,由于抄表员和查电人员往往管理某一区域的电表箱,每个箱用一把钥匙,那么抄表员和查电人员就要带上一百把或几百把钥匙,使用很不方便,容易丢失钥匙。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提供一种设置在电表箱门内侧的、使用方便的可自编数码的电表箱用数码锁。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数码圈由锁圈框架分隔并固定,锁圈框架上端与上固定架和锁板连接在一起,下端固定在下固定架上;数码圈由套装在一起的内圈和外圈组成,内圈的内壁上加工有与锁杆的径向键槽和轴向键槽配合作用的内凸键;锁杆的上端设置有拉杆,用于上、下拉动锁杆以实现开锁和关锁。锁圈框架能方便地拆卸,这样就能分离内、外圈,进行数码变换,实现自行编码。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加工方便,成本低廉;由于锁内置在表箱门内,所以安全性强,无法破坏锁,能保护供电设施,减少窃电现象的发生;此外,有利于供电部门对某一区域进行统一管理,由于该锁能方便地自行编制数码,因此对同一区域的表箱锁可设置同一数码;这样电业人员在查电时只要记住数码就可逐箱开锁检查,而无需带很多把钥匙,大大减轻了管理人员的工作负担。
下面结合附图和最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做进一步的阐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装配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数码圈与锁杆的装配结构主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数码圈与锁杆的装配结构俯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安装到电表箱上的结构主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安装到电表箱上的结构后视图。
参照附图,本实用新型由锁杆1和数码圈4等组成,数码圈4由锁圈框架7固定,锁圈框架7可根据数码圈个数的多少设置相应的隔板,本实施例中数码圈为六个,即密码为六位数,这样在不知密码的情况下很难将锁打开,提高了锁的安全性。锁圈框架7的上端与上固定架2和锁板3固定在一起,下端与下固定架5相连接,并采用螺钉6来紧固。数码圈4由内圈41和外圈42组成,内圈4 1的内壁上加工有内凸键43,在内圈41的外壁和外圈42的内壁上分别设置有相互配合作用的外凸键44和外圈凹槽45,外圈42的外壁上设置有数字0~9;锁杆1在内圈的内孔中穿过,下端用螺钉与下固定架5套接在一起,锁杆1的中下部加工有轴向键槽11和径向键槽12,在锁杆1的上部设置有拉杆8(该杆在安装时另一端需伸出到电表箱外),向上或向下拨动拉杆可带动锁杆上、下移动,实现开锁或关锁。锁体各部件的连接均为可拆卸式。
本实用新型在锁住状态下,内凸键43置于径向键槽中。
本锁的开锁过程如下:对数码时转动数码圈,外圈带动内圈绕锁杆转动,内凸键在径向键槽中转动,使内凸键对准锁杆的轴向键槽;当六个数码圈都对准后,内凸键均置于轴向键槽中,内凸键可在轴向键槽中上、下移动,此时锁杆即可沿轴向移动,这样就能开锁了。
本实用新型在自行变换数码时很方便,只要打开箱门,拧下固定锁圈框架的三个螺钉,就可以方便地抽出锁圈框架,此时各数码圈间轴向距离变大,内、外圈可脱离,使外圈外壁上的数码对准内圈的内凸键,然后内、外圈再合在一起就编好了数码;依次编好六个数码圈的数码后,再推入锁圈框架将数码圈固定好,拧上螺钉即可,这样新的数码就设置好了。
本实用新型在安装时电表箱要做些小的改进,结合图4和图5,本实用新型可用螺钉固定在箱门21的内侧,在箱门上还分别开设有拉杆孔22和数码窗23,拉杆8的一端固定在锁杆上,另一端从孔中穿过伸出一小部分在电表箱外,外圈上的数字正好置于数码窗中。在箱门21上还设置有可活动的数码窗盖板24,盖板的上端铆接在箱门上,在盖板24的下部设置有一螺孔28,在箱门21上与螺孔28对应处也设置有一螺钉孔29,这两个孔的作用是拧入封表箱的专用螺钉进行封箱。在箱门里面,在箱门21上和箱门外框25上分别设置有箱门锁鼻26和外框锁鼻27,关锁时锁杆的一端插入锁鼻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君宝,未经张君宝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621526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供水用液力调速泵新结构
- 下一篇:全民健身飞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