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正转链条层燃锅炉加湿器无效
申请号: | 96216097.0 | 申请日: | 1996-08-06 |
公开(公告)号: | CN2267395Y | 公开(公告)日: | 1997-11-12 |
发明(设计)人: | 刘庆;刘东;刘妙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庆;刘东;刘妙华 |
主分类号: | F23N5/24 | 分类号: | F23N5/2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0190 天津市南***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链条 锅炉 加湿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锅炉辅助装置,尤其是一种正转链条层燃锅炉加湿器。
所说的层燃锅炉,是指利用各种结构的筛分给煤装置,实现对正转链条炉排上的燃煤,自下而上依其粒度大、中、小、粉末顺序排列,并运至锅炉内进行燃烧。在当前涉及筛分给煤装置中加湿器方面的问题,可以概括为主要有两种方式,其一是在筛分处理之前,对燃煤加湿。它的缺点是难于控制加湿水量,若水量稍小,则不起作用;水量过大,则易于发生筛分设备的粘堵,甚至堵死不给煤现象。其二筛分处理之后,从已形成分层燃煤的上方,基本呈垂直方向的喷淋加湿。它的明显不足之处在于煤层断面内,上下方向加湿不均,即上湿下于;严重的是由于水压冲力的作用,分层的燃煤会逐层下沉和压实,粉末渗漏至各层之内,失去分层的意义,影响层燃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改进的正转链条层燃锅炉加湿器,它能有效地在燃煤筛分处理过程中,用水幕穿过正在向下滚落着的各煤块,对不同粒度的燃煤进行分别加湿。
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用管路、管件接通一端封堵其全长上间隔制有分水管或丝孔的长管。诸分水管或丝孔上还各装一个喷咀,该喷咀的喷孔于其孔口外,对着一个反射平面。该反射平面使喷孔喷出的水沿其能形成与筛分燃煤处理过程中的煤流方向相对的水幕。
所说喷孔的直径为0.5~1.2mm。
反射平面与喷孔之间的夹角为90°~120°。
本实用新型由于它能产生有效工作面积较大的水幕,穿过诸煤块.(粒)后自由落在煤层上表面,故对煤层加湿均匀,易于控制;能有效地防止炉排上燃煤点前移,降低煤斗温度;保持煤层分层效果不变,且结构简单工作可靠。
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由以下实施例及其附图给出。
图1是一种正转链条层燃锅炉加湿器工作状态(图中虚线表示水幕)侧视图;
图2是图1的A向(即本装置俯向)视图;
图3是本装置中喷咀的一个实施例主剖视图;
图4是喷咀另一个实施例主剖视图;
图5是喷咀第三个实施例主剖视图。
下面结合图1~5详细说明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具体装置的细节及工作情况。
该装置包括自来水供水管4、阀门5、内螺纹活接头6、一端封堵且其全部长度上间隔分布制有合适数量分水管2的长管3,及其管件依次接通。诸分水管2端头上还各装有一个喷咀所组成。
喷咀有多种实施方案,仅就典型性的说明如下。
结合图1~3,各分水管2的一端制有内螺纹另一端与长管3接通。六角柱的喷咀1制有一个与分水管2内螺纹相配合的外螺纹端头,从这端上制有一个供过渡用的盲孔,沿该盲孔的轴心线方向上制有喷孔8,其直径为0.5~1.2mm的其中之一。于喷孔8的孔口外,与喷孔之间夹角为90°~120°的位置和方向切制一个反射平面7。喷孔的孔径要根据自来水压力、流量、喷咀数量和煤流加湿要求等因素确定,而反射平面与喷孔之间的夹角是依据有效工作面积和其所在位置进行选择。这样当自来水由喷孔喷出,则沿反射平面形成一个水幕。本装置应该安装在燃煤筛分器的前下方,且同时工作。当筛分器(图中相关内容以双点划线表示)处理燃煤时,燃煤依粒度大、中、小自远而近滚落在链条炉排上(图中以箭头表示炉排运行方向),粉末最后落至煤层上表面。再者煤块滚落和粉末落下的过程可统称做煤流。前述水幕的方向与煤流方向相对且交叉,水幕横穿煤块最后自由落在粉末上实现分别加湿全部燃煤。
图4所示喷咀另一个实施例,与前述方案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除六角柱、一端制外螺纹和盲孔之外的喷咀本体9,其内与盲孔横向方向制有连通盲孔和本体外的喷孔8。喷孔的孔口外增设一个Г字形射板10。该射板10的一部分制有反射平面7,另一部分制有供喷咀本体9与分水管2接通时能夹住的圆环,并且这两部分折弯成合适的夹角。这样就能实现喷孔喷出的水,沿反射平面7产生水幕。应指出的是该喷咀(含射板)所产生的水幕方向有所变化,在前述场合使用时要通过内螺纹活接头6,依逆时针方向转动长管3,调节至水幕处于最佳工作方向和位置。
图5介绍喷咀的第三个实施例,它与前述方案也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除六角柱,一端制有外螺纹和盲孔之外的喷咀本体12,其内沿盲孔的轴心线方向制有通至本体外的喷孔8,并且喷咀本体除留有旋拧段外,另一端制成锥台形。喷孔的孔口外增设一个近似コ形的射板11。该射板11的一个分支制有反射平面7且折弯成与喷孔具有前述要求的夹角,另一个分支制成供喷咀本体与分水管接通时能夹住的圆环。同样能实现喷孔喷出的水,沿反射平面7产生水幕。
最后要强调的是,在长管3上分水管2的位置,还可以取消分水管而制有丝孔,直接安装喷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庆;刘东;刘妙华,未经刘庆;刘东;刘妙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621609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组像管
- 下一篇:粒状物料中添加剂的湿法施加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