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型门锁无效
申请号: | 96216145.4 | 申请日: | 1996-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2278042Y | 公开(公告)日: | 1998-04-08 |
发明(设计)人: | 黄茂连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茂连 |
主分类号: | E05B29/14 | 分类号: | E05B29/14 |
代理公司: | 北京奥瑞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朱黎光 |
地址: | 台湾省台北县***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门锁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门锁,特别涉及一种可通用装置使用在旧门的原装置一般喇叭锁型的门锁装置位置上的新型门锁,该门锁能与把手为空心的喇叭锁型门锁一样,可分别直接由门内、外把手上的旋钮或锁心,作上锁与开锁(启)动作。
传统常用的把手(包含门内、外把手)为实心的喇叭锁型门锁或把手为摇杆的摇杆型门锁等,均仅适于作不必上锁锁闭的<通道门>上安装使用而已;若为装置具有可上锁锁心的门上使用时,则需再于原喇叭型或摇杆型门锁的把手上或下侧门板上,另挖设一锁心承装孔,以供另装设一可上锁锁闭的锁心或锁具;或者是于门板上挖设一较长的孔洞,用以装设一具有可锁闭装置的摇杆型门锁。 然而,若遇一般把手原为空心的喇叭锁型门锁的用户,欲换新门锁时,改装把手为实心的喇叭锁型门锁或摇杆型门锁时,因需如上述,得于门板下另挖设一锁心或锁具装置孔洞,方能达到改装的目的,否则只有换新门板,十分不便。 即因此一缘故,有些用户干脆打消换新款式及把手为实心的喇叭锁型门锁,或是摇杆型门锁。使用户失去换新款式门锁的机会;同时,令生产把手为实心的喇叭锁型门锁或摇杆型门锁的制造商也失去了销售的契机。本实用新型的创作人乃系专业从事各种门锁的制造销售工作,,为使所产制的各型门锁,均能够随用户的需要,直接通用装置使用在旧门的原装置一般喇叭型门锁位置上,特经研究而创造出本实用新型<新型门锁>。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旨在提供一种能够随用户的需要,通用装置使用在旧门的原装置一般喇叭锁型的门锁装置位置的新型门锁。换言之,也即提供一种可于把手为实心或摇杆的门锁内外把手上,分别直接设置启闭旋钮与启闭锁心,使能与一般把手为空心的喇叭锁型门锁一样,可分别直接由门内、外把手上的旋钮或锁心,作为上锁与开锁(启)动作的新型门锁。
本实用新型新型门锁,主要系改进将门内、外两侧把手与其固定筒锁固结合;且于其一侧门内把手上的固定筒中,设置一旋钮启闭装置;而于另一侧门外把手的固定筒中,装置一锁心启闭装置;同时,再于门外固定环内,设置启闭控制装置所构成;
启闭控制装置,包含:一弹簧,一上凸轮,一中凸轮及一下凸轮构成,乃依序装入由门外固定环内侧改进突设的承筒中,再钉固一盖板固定之;
其上凸轮,系由一中央具有贯穿孔的轮体两侧,分别突设一“T”型翼片构成,于其与中凸轮贴合面上,并设有两卡槽;
其中凸轮,系一于中央设置一于孔内壁具有两启闭突缘的柱坑的轮体,其轮体在与上凸轮贴合面上,则设有两凸台,并系与旋钮装置的启闭杆钉(铆)固结合;
其下凸轮,系一于两侧设置可与上凸轮轮体上的“T”型翼片卡合的卡槽的筒形轮体,并系铆固枢装在盖板上,可位于其上作自转动作;并系与锁闩启闭杆钉(铆)固结合;
旋钮启闭装置,包含:
一旋钮,系由一旋钮一端突设一轴筒构成,乃插装在一侧门内把手中;
一扣环,扣装在旋钮的旋钮的轴筒上,使之枢装在上述把手中;
一启闭杆,一端插装在旋钮的轴筒中,另一端并已与中凸轮固定结合。
下面以把手为实心的喇叭锁型门锁为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喇叭锁型本实用新型于完全开启状态时的纵剖面图;
图2为喇叭锁型本实用新型主要改进构件立体分解图;
图3为喇叭锁型本实用新型于门内(或由门外)上锁状态时的部分纵剖面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茂连,未经黄茂连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621614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