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无垢暖瓶胆无效
申请号: | 96216147.0 | 申请日: | 1996-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2266364Y | 公开(公告)日: | 1997-11-05 |
发明(设计)人: | 张威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威 |
主分类号: | A47J41/02 | 分类号: | A47J4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25 北京市朝外十里***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无垢 暖瓶 | ||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般开水保温设备。
由于自来本水质问题,本烧开以后,有很多水垢。用以前的保温瓶倒水,水少时,若是不注意,水垢就会被倒进杯中,使一杯水都无法饮用。非常的不方便。
本实用新型就是为了解决以往暖瓶无法使水垢不倒出暖瓶的问题。在制造暖瓶瓶胆过程中,在原有技术上,只要稍加改动,就可成为一种无垢暖瓶胆。
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比较简单,如附图1所示,在普通的瓶胆底部做一个较深的小坑1,可大可小,但小坑应在瓶胆底部的中央,因为在瓶静置时,这里最低。小坑与水平面有一定的角度,夹角小于90度,为了使用方便,夹角a应为60度。瓶胆的底部应做成图1所示的周围高,中间低的形状,便于水垢进入小坑。在瓶胆的入水口,与底部小坑弯的方向相同的位置上做一突起标记2,如图1中使小坑弯的方向与标记在暖瓶的同一侧,以此标明瓶胆底部小坑弯的方向,瓶胆装入外壳时让瓶口标记与暖瓶把手方向相反,这样小坑弯的方向与暖瓶把手相反。否则,暖瓶胆不能除垢。把瓶胆装入保温瓶外壳中时,使有标记地方和暖瓶把手方向正相反。保温瓶外壳的底部为了保护小坑,所以要把四周垫高一圈,让瓶胆底部四周架在这个圈上,小坑放在中间没有被垫高的部位。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其中,图1是静置时的暖瓶。图2是倒水(工作)时的暖瓶。图中,1为暖瓶底部的小坑,2为瓶口标记,3是小坑的底部,4为瓶胆与小坑的交接部位,图1中的a为静置时小坑1与水平面的夹角。
当带有水垢的水倒入瓶胆中时,由于水垢的主要成分是碳酸盐,密度比水大,会下沉,而且瓶胆的底部又是四周高,中间低的形状,所以本垢会进入小坑1。而且,小坑中3处又最低,所以水垢会集中在3处。倒水时,手拿暖瓶把手,像使用普通保温瓶一样倒水(其实是向有标记的一面倾倒,也是向小坑偏向的方向倾倒),图1所示暖瓶中的瓶胆会向逆时针方向倾斜,形成图2的样子,因为标记2与把手的位置是正相反的,所以,当瓶胆口略微向下倾斜时(人们使用暖瓶倒水的时候,瓶胆与水平面的夹角一般不超过30度),通过几何推理可知,4处要高于3处一些。这样一来,本来存积在3处的水垢不会因此而随着水倒出暖瓶。倒出一部分水后,水垢还会留在3处。这样,水垢对人们饮水就没有什么影响了。当时间一长,水垢会慢慢增多,小坑慢慢变满,倒水时,4处就有可能挡不住水垢了。这时,就需要清洗。方法也很简单:把暖瓶里灌进适量自来水,摇一摇暖瓶,再把暖瓶向瓶胆口处标记2的反方向倾倒,或是把瓶胆倒过来。这时,水垢就会随着水出来,暖瓶就又可以用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威,未经张威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621614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螺旋板式热风炉
- 下一篇:自动电热水瓶发热板垫片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