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板对板连接器无效
申请号: | 96216283.3 | 申请日: | 1996-07-10 |
公开(公告)号: | CN2264998Y | 公开(公告)日: | 1997-10-15 |
发明(设计)人: | 罗勃·G·马丘;何有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23/68 | 分类号: | H01R23/68;H01R9/09 |
代理公司: | 柳沈知识产权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杨梧 |
地址: | 台湾省***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接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板对板连接器,其为一种不会弯曲、导电可靠的连接器。
板对板连接器是一对互相匹配的连接器,其端子分别焊接在不同电路板上,使印刷电路板与印刷电路板之间能电连接。然而在装配及使用上,现有的板对板连接器存在问题,因为连接器的端子为直型,其装配于塑料本体受到挤压时可能发生弯曲(buckling),使端子损坏无法使用,连接器在配对组合时,端子在塑料本体内的一端若没有妥当地贴于内壁,也可能因受到推压而变形损坏。而且连接器在配对组合时有一定的方向性,但装配者常将其装反,使连接器内的端子无法将正确的电讯号传送至电路板电路。如果端子长度较长,其延伸出塑料本体的端子脚位置就不易控制,容易造成焊接不良。端子与塑料本体间隙极小,焊接时易发生毛细作用,造成助焊剂上升吸附到连接器内端子间接触面,使接触区域导电不良。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板对板连接器,其端子装入塑料本体的过程可靠确实,端子不会弯曲,配对组合时不会推压损坏到内部端子。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即提供一种板对板连接器,包括一个本体和多个端子,所述本体具有一底部,在该底部沿纵向方向设置一中央壁,该中央壁的至少一侧设有多个凸出侧壁,该凸出侧壁的纵向方向与该中央壁的纵向方向互为垂直,所述底部在所述凸出侧壁之间设有通孔,所述端子为长条形,设置在所述凸出侧壁之间,所述端子中间设有倒刺,卡固在所述凸出侧壁上,所述端子的一端形成双L形端子脚,从所述通孔延伸出。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由于所述连接器端子之一呈双L型,另一端子以一定角度倾斜,在插接配合时端子不会弯曲。此外,由于在连接器上设置有L型导槽,不会在接插配合时装反。端子之一呈双L型也避免了因焊接助焊剂进入影响其导电性能。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加以说明,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板对板连接器的立体图;
图2是图1中第一板对板连接器另一角度立体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板对板连接器的端子立体图;
图4是沿图1中IV-IV线的剖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板对板连接器的立体图;
图6是图5中第二板对板连接器另一角度的立体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第二板对板连接器端子的立体图;
图8是沿图5中VIII-VIII线的剖视图;
图9是图4及图8中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第二板对板连接器配合剖视图。
本实用新型的板对板连接器有两种配对使用的结构,以下分别称第一连接器及第二连接器。
如图1及图2所示,第一连接器包括一塑料本体1及多个端子2,塑料本体1形状象一个无盖的长方形盒子,在其内部沿纵向设置一中央壁11,中央壁11的两端与塑料本体1之间分别形成一L型导槽12,中央壁11两侧连设多个长形的凸出侧壁13,且凸出侧壁13与中央壁11两者的纵向方向互相垂直。在塑料本体1上还设有两排通孔15,通孔15的位置在二凸出侧壁13之间的塑料体1底部,在塑料本体1外表面紧邻通孔15还设置凹槽14。如图3所示,端子2为长条形,中间设有倒刺21,其一端延伸出弯曲部23,另一端则延伸出端子脚22,端子脚22形状为双L型。
装配时,端子2由塑料本体1底部的通孔15装入,端子2的弯曲部23向上,沿两凸出侧壁13之间滑行,最后通过倒刺21卡固在凸出侧壁13上定位,此时端子脚22正好将底面的凹槽14填满。图4为沿图1中IV-IV线的剖视图,图中仅示出对称端子中的一个,另一端子未表示的目的在于提供对比。由于端子脚22为双L形,其具有三处弯折点,因此端子2在装入时受到的负荷弯矩(bendingmoment)能依靠本身弹性变形来克服,不会发生弯曲。在装配端子时凹槽14能提供校正的功能,使端子脚22位置正确,进而提高焊接时的准确度。又由于端子脚22为双L型,可在通孔15上方两凸出侧壁13之间形成阻隔,防止焊接过程中助焊剂因毛细现象上升侵入至弯曲部23,影响到与第二连接器端子电性接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621628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磁式变截面板簧轧机上、下料装置
- 下一篇:一种固液分离的气浮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