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滚轮电极滚及其固定定子无效
申请号: | 96216579.4 | 申请日: | 1996-07-01 |
公开(公告)号: | CN2277846Y | 公开(公告)日: | 1998-04-08 |
发明(设计)人: | 炭崎太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炭崎太志;炭崎公政 |
主分类号: | B23K11/06 | 分类号: | B23K11/06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陈海红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滚轮 电极 及其 固定 定子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在金属罐体成形时,为将其边缝的重合部利用接缝电阻进行焊接而使用的滚轮电极滚及其固定定子。
以往的技术中,是先使金属板成圆形,然后对其接缝重合部,通过铜线电极,并由其里面和外面的滚轮电极滚对其夹压、通电进行焊接。利用接缝电阻来制作罐体时所用的电极滚,其固定部分4与外周转子2及3的微小空隙部封入具有导电性的液体金属水银。
上述技术中存在着以下欠缺:
1.由于使用水银作为导电材料,当温度升高时就会产生有毒气体,所以要借助冷却机来使用5~8℃的冷水。
2.当密封不严时,水银会流出到滚子的外面。
3.由于水银的导电性不佳(电阻率为96μΩcm),要通过大电流时,就要求有大的导电体积。
4.由于仅使用了以镓为主体的低溶融合金为导电材料,就必须进行防止金属腐蚀的表面处理。
5.防止水银泄漏所使用的橡胶密封材料的旋转阻力大,因而旋转转矩大。
6.左右转子的接合是通过镙钉、银焊来连接的,其导电性及热传导性不佳。
7.仅使用镓合金作为导电材料时,结构就变得复杂,封入孔的表面处理也要加以特别注意。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毒、无腐蚀、耐磨损且导电性能好的滚轮电极滚及其固定定子。
本实用新型为达到上述目的,在转子与定子间的空隙处放入导电环,其与双方表面总是保持着适当接触,具有能使其与转子内表面在低接触力下圆滑滑动的波纹,对定子有必要保持较大的接触压力及接触面积,因此在定子内的水路呈数条放射状孔,孔塞则是球状体等。为确保端子的接触面积上的滑动面积,在定子的周围3处分别设有波纹形状不同的导电环,其与定子贴紧,且与转子的抛光内表面保持张力。
另外,作为导电材料的氟油薄膜(数μmm)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更加上为减小导电环的滑动摩擦阻力,在油中混合有银的超细粉,使得导电性进一步提高。
在上述氟油银的外面还覆有混合入石墨超细粉的硅油。
再有,对以镓为主体的低溶融金属,例如以Ga 62.3%、In20.5%、Sn 8.5%、Zn 3.8%、Ag 4.4%、Al 0.5%的混合体为中心,在其外侧包覆上上述类油,然后将其封入导电环的滑动侧及没有导电环的空隙处,再在两侧用两个低阻力特氟隆密封件封住。这样就形成了滚轮电极滚。
还有,左、右转子的接合是通过摩擦压、2液性金属接合剂来连接的,所以可省去环形等密封件。
这样,本实用新型的滚轮电极滚,仅靠导电环就具有充分的导电性能,而又加上比水银有着更好导电性的银、石墨、镓的作用,就使得该电极滚在无毒状况中又具有极高的导电性能。
定子两端流过的电流,从定子经导电环流过转子与电线槽连通。被氟油银及硅油石墨包覆着的镓,因不直接与铜合金等金属接触,所以不会发生对金属的腐蚀。
下面通过附图来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说明。
图1是滚轮电极滚的半剖视图。
图2是焊接用关节式连接器的剖视图。
图中符号为:
A-导电材料
B-电极的电线插入槽
C-冷却水路
1-导电环
2-左转子
3-右转子
4-定子
5-密封件
6-绝缘环
7-轴承
8-绝缘填料
9-球体
10-轴承止动环
11-左端子
12-右端子
图1中,从作为旋转体的左转子(2)的外周槽(B)流出的电流,使左转子(2)与右转子(3)一起旋转。其是从中心部作为固定体的定子(4)流向导电环(1)及导电材料(A)。导电环(1)是板簧式波纹环,与转子的抛光内表面及定子保持着接触,而其外周的空隙处则充填满导电材料。导电材料是在氟油中混合进银的超细粉的混合物,而且为了提高润滑性,还放入硅油和石墨的超细粉的混合物,而在其中心部则放入镓低溶融合金。
板簧式导电环,是由精炼铜薄板及无氧铜薄板压制成形的,为能保持张力,还有镀银表面。作为导电主体的导电环,其左、右、外周压制成3种不同的形状,呈波纹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炭崎太志;炭崎公政,未经炭崎太志;炭崎公政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621657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