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吸氧雾化瓶无效
申请号: | 96216876.9 | 申请日: | 1996-07-09 |
公开(公告)号: | CN2273588Y | 公开(公告)日: | 1998-02-04 |
发明(设计)人: | 宋祥云;陈进坦;张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宋祥云 |
主分类号: | A61M16/16 | 分类号: | A61M16/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4031 山东省菏泽市八***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吸氧 雾化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学的医疗器械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吸氧雾化瓶。
在现有技术中,各种疾病所致的缺氧状态。临床上一般都采用经湿化瓶给氧的方法。传统湿化瓶虽具有方便可行有一定氧湿化作用的优点,但存在如下缺点:一是氧湿化效果很小,长时间吸入湿化不好的氧,导致病人痰液粘稠,不易咳出,甚者引起严重后果;由于氧湿化不好,致使病人难以耐受持续吸氧。长时间吸入湿化不好的高浓度氧,还可引起肺损害;二是由于氧湿化程度差,致使氧弥散速度慢,机体利用率低,纠正缺氧状态缓慢,在寒冷季节,上述缺点更为突出;三是不便于夜间观测氧流量。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吸氧雾化瓶,它集雾化瓶内供热照明,测温、滤氧雾化于一体,使氧在适宜水温内充分湿化,达到氧气雾化吸入,能有效地防止痰液粘稠,避免因痰液粘稠引起严重并发症,能加快氧在体内的的弥散速度,较快纠正缺氧状态。长时间吸氧病人能耐受,无并发症,夜间能随时清晰地观察氧流量。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通过下述的技术方案而实现的,其结构的主要特点是:它采用圆柱体形直口加盖瓶,它的左侧壁,近底端部为一内凹的平面壁2,其上设有跨雾化瓶内的供热照明装置;固定在雾化瓶盖11内面上的测温装置;固定在雾化瓶内瓶蕊10,底端的滤氧雾化装置。
其结构特点是:供热照明装置包括:灯炮1、灯座5、安全罩7、罩盖3。测温装置包括:水温计9、滤氧雾化装置包括:分氧罩8、分氧锥14、滤氧泡沫13。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将供热照明、测温、滤氧雾化装置集于雾化瓶内的结构设计,所以其具有设计合理,结构简单,使用安全,使病人吸入充分温化,达到雾化的氧能有效地防止痰液粘稠,避免严重并发症,促进氧化在内的弥散和利用,同时由于雾化瓶内升温、滤氧、雾化作用,长时间吸氧病人能耐受,夜间吸氧便于观察氧流量。另外,由于操作简便,使用方便,所以适宜在各级医院推广使用。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由以下的实施例及其附图给出。
图1是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雾化瓶的结构主视图。
图2是图1的A-A图。
图3是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雾化瓶的结构仰视图。
下面结合附图1、图2、图3详细说明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吸氧雾化瓶的具体细节及工作情况:
该瓶为圆柱型直口加盖瓶,包括左侧壁近底端部内凹的平面壁2、其上没有经内凹平面壁孔6,跨雾化瓶内的供热照明装置,它包括一试管形安全罩7,其右端为封闭端,该端部垂直跨雾化瓶左侧壁近底部内凹平面壁孔6,在雾化瓶内呈游离状固定;其左端设有罩盖3,暴露于雾化瓶的内凹平面壁2外面,该端部固定在内凹平面壁孔6(如图1所示),罩盖3中心部设有电源线孔4,有灯座5电源线经该孔引出。安全罩7内左侧部通过部件固定有小于安全罩7内径并与安全罩7内径相平行的圆柱形灯座5,灯座5的左端部连接有电源线,经罩盖3电源线孔4引出与调压开关连接,灯座5的右端安有灯泡1的电极端,灯泡1的另一端在安全罩7内右侧部,呈游离状(如图1图3所示)。瓶盖11固定于瓶口,瓶蕊10垂直跨瓶盖11中心部经部件固定于瓶盖11,其顶端与氧气瓶连接,其底端在雾化瓶内固定有滤氧雾化装置,该装置包括安装在雾化瓶内瓶蕊10底端外径的分氧罩8,罩内设有分氧锥14,锥尖与瓶蕊10的进氧孔15底缘中点平齐,锥底经部件固定于分氧罩8,滤氧泡沫13紧靠分氧罩8内壁,其上缘与分氧锥14底水平,下缘与分氧罩8下缘平齐。(如图2所示)
测温装置包括固定设在雾化瓶盖11的瓶内面左侧近边部的水温计9与瓶内的瓶蕊10竖向平行。(如图1所示)
其工作过程如下:使用时,瓶蕊顶端连接氧气瓶,电源线经调压开关接通电源。调压开关调到高档位置,灯泡亮产生热能,光及热能通过安全罩传到雾化瓶水层,瓶内亮便于观测氧流量,水温升高产生水蒸气,进入水位线16上的雾化空间,氧经瓶蕊10进氧孔15进入滤氧雾化装置,改变氧气泡为细小氧气泡,进入温水充分湿雾化,最后进入雾化空间,与水蒸气混合成雾状,经出氧咀12输出,病人吸入,水温计9显示水温在适宜温度(50-60℃)后,调节调压开关,维持适宜水温,亦可按所需水温调节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宋祥云,未经宋祥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621687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