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摩托车用引擎的气缸头盖的上吹漏气净化装置无效
申请号: | 96216913.7 | 申请日: | 1996-06-24 |
公开(公告)号: | CN2276993Y | 公开(公告)日: | 1998-03-25 |
发明(设计)人: | 方金辉;李金兴;汪克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阳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B77/04 | 分类号: | F02B77/04 |
代理公司: | 柳沈知识产权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李晓舒 |
地址: | 台湾省***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摩托车 引擎 气缸 头盖 漏气 净化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摩托车用引擎的气缸头盖的上吹漏气净化装置。
一般在摩托车用曲轴箱内吹漏气的产生原因主要有三:
(一)引擎活塞环间隙压缩行程及爆炸行程所排至曲轴箱的漏气。
(二)排气阀和阀导管之间排至气缸头盖的漏气。
(三)引擎内部温度高时所产生的机油蒸气。
根据环保法规规定,摩托车引擎曲轴箱的吹漏气不得排放至大气,因此必须有适当的设计来降低吹漏气的排出。
然而在一般摩托车用引擎中,为达到油气分离的目的,采用在气缸头盖内设置一迷宫或在曲轴箱内部加装一控制机构来产生油气分离的效果,而现有迷宫式之上吹漏气净化装置在组合螺丝固定盖时,必须采用人工方式涂上填塞料(Packing)来结合,造成工时的浪费,且因涂覆面面积较小易造成涂覆不均匀。并且由于现有气缸头盖内采取简单的挡板及迷宫配置,使得排出的气体具有高含量的机油,造成阀及阀座积碳,导致密合性差,影响引擎性能。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摩托车用引擎的气缸头盖之上吹漏气净化装置(Positive Crankcase Ventilation,PCV),特别是提供一种气缸头盖内部空间的布局,并利用简单的垫片及盖板来达到组合的方便性;特别是以挡板来有效阻挡大部分的上吹漏气中的机油,并利用迷宫的构造以及开口位置与凸轮固定座的相对位置关系来多重留滞剩余油气中的机油,有效降低吹漏气的机油含量,而不致产生积碳现象,保持良好的引擎性能。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摩托车用引擎的气缸头盖的上吹漏气净化装置,在该气缸头盖内设置有一挡板,其位于阻隔正时齿轮链条从曲轴箱中所携带上来的大部分机油及油气的位置,位于该气缸头盖内的凸轮轴固定座上具有多道挡墙,且该气缸头盖内设置一具有开口的迷宫。
其中,该挡板设置于该正时齿轮链条的侧边。
其中,该迷宫的开口位置位于该迷宫的一边,并且邻接于该凸轮轴固定座的锁付双头螺丝栓座的侧边。
其中,该迷宫内部设置有多道阻隔挡墙。
其中,该迷宫的一侧由垫片、盖板、螺丝固定座及数个螺丝的组合覆盖并锁付。该垫片、盖板、螺丝固定座及数个螺丝的组合取代人工胶合填塞料。
现配合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
图1为现有的气缸头盖内部结构的组合视图;
图1A为图1中A-A剖面图;
图2为现有的气缸头盖内部迷宫布置及填塞剂涂覆位置示意图;
图2A为图2中B-B剖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气缸头盖的上吹漏气净化装置及汽缸体内部各主要元件的立体分解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气缸头盖的上吹漏气净化装置内部迷宫位置及挡板位置的立体分解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气缸头盖的上吹漏气净化装置的内部构造图;
图5A为图5中C-C剖面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气缸头盖的上吹漏气净化装置与凸轮轴固定座在汽缸头盖内部空间中相对位置的示意图;
图6A为图6中D-D剖面图;
图7为图5所示的迷宫结构及开口位置的局部放大视图;
图7A为图7中E-E剖面图;
图7B为图7中F-F剖面图。
请参阅图1所示,现有的气缸头盖内部的结构包括气缸头盖本体6、挡板61、正时齿轮链条容纳空间62、填塞料63、螺丝固定座64、螺丝66、螺丝孔67及排气孔69。其中,螺丝固定座64由人工胶合的填塞料63粘结后,由螺丝66锁付于螺丝孔67上,利用该螺丝固定座64的延伸凸块扣压于该螺丝66之上,以防止该等螺丝的松动。由汽缸头盖内部各简单挡块61的构造及该迷宫的开放性通道可清楚看出,在不断的运转循环下,机油经过泵加压过程喷射于气缸头盖内部顶面而产生润滑机件的同时,相对地在内部空间存在高含油量的油气成分(以T表示油气的流动),并且,在正时齿轮链条所携带向上的机油轻易越过挡块61时,引擎活塞环间隙于压缩行程及爆炸行程所排至曲轴箱的漏气、排气阀和阀导管之间所排至气缸头盖的漏气、引擎内部高温度所产生的机油蒸气,均会夹带大量机油经油气出口69排出,如图1A所示。
图2为将现有的气缸头盖内部的螺丝固定座64取下,填塞料63人工涂覆位置(如图2中以网点面积表示)的示意图。由于在组合过程中,必须经由人工方式将填塞料63均匀涂布于螺丝固定座64接触的广大区域,因此相当费时且不易达到均匀性,并且在汽缸内高温状态下极容易造成填塞料63的脱落而成为杂质,降低机油品质及影响润滑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阳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三阳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621691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行李箱拉杆防撞护条
- 下一篇:双重自锁式两侧开门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