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组合铅笔刀无效
申请号: | 96216955.2 | 申请日: | 1996-07-10 |
公开(公告)号: | CN2258120Y | 公开(公告)日: | 1997-07-23 |
发明(设计)人: | 付玉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付玉明 |
主分类号: | B43L23/06 | 分类号: | B43L23/06;B43L23/08 |
代理公司: | 云南省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陈左 |
地址: | 67860***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组合 铅笔刀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书写或绘图用品,具体为一种铅笔削尖装置。
目前,相当多的人用小刀削铅笔,小刀削出的铅笔书写时手感好,耐书写,可以削出多种不同形状的铅笔来,但用小刀削铅笔的难度较大,一般人难于削出高质量高水平的笔,特别是儿童使用小刀较危险,易造成受伤,有的上课时在课桌上刮削铅笔尖,产生噪音,影响其它同学听课,用小刀削笔既费时费事,还弄脏课桌、手和书写本。用卷笔刀削铅笔操作简单,方便安全,但常卷断铅芯,铅笔浪费很大,笔尖太短太尖,书写时易划破书本,极不耐用,线条粗细不匀,学生不得不上课时卷削铅笔,影响听课。手摇式削笔机价格昂贵,体积大不便携带,削圆杆铅笔会打滑,噪音大,影响他人,削出的笔尖易断尖划破纸张,不耐写,书写时手感不太好,难于长时间握笔书写,不能削出多种形状,适用范围受到一定限制。经检索已申请专利的各类卷削铅笔刀具没有考虑安全性,刀片设置不合理,没有收集笔屑和铅末的装置,造成污染身边环境,并且经济性差。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组合铅笔刀,它将卷削铅笔木杆部份和削刮铅芯部份组合在一起,使用方便、安全,尤其适合小学生使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措施达到:在铅笔壳体内并排设置有卷削铅笔木杆部份(含卷削刀片和卷削孔,拉刮铅芯部份和削刮铅芯小刀,削刮铅芯小刀位于卷削木杆部份和拉刮铅芯部份之间的细长刀槽内。
拉刮铅芯部份的刀片紧固与具有一定倾斜度的斜面顶端,该斜面的倾斜度与位于壳体正面的铅芯进入半圆孔半径相匹配,倾斜度为10~60°。
在壳体后部端面上至少开有一条斜向布置的铅芯定位凹槽,在铅芯定位凹槽与拉刮铅芯刀片之间为一铅芯末储存腔。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其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组合铅笔刀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组合铅笔刀的正面视图。图3为图1的A-A剖面图。
图4为图1的B-B剖面图。图5为组合铅笔刀的立体图。
图6为壳盖10的立体图。
本组合铅笔刀有一由壳盖10密封的壳体4,壳体4内并排设置有卷削铅笔木杆部份(含卷削刀片3和卷削进入孔8)、拉刮铅芯部份(含拉刮铅芯刀片1和拉刮铅芯进入孔7)和削刮铅芯小刀2。其中,削刮铅芯小刀位于卷削铅笔木杆部份和拉刮铅芯部份之间的细长刀槽6内。拉刮铅芯部份的刀片1紧固于倾斜度为10~60°的斜面顶端,该斜面的倾斜度与位于壳体正面的铅芯进入半圆孔7半径相匹配。
壳体后部端面上开有1~4条斜向布置的铅芯定位凹槽5,在铅芯定位凹槽与拉刮铅芯刀片之间为一铅芯末储存腔9。使用时,先打开壳盖10,将铅笔从卷削木杆圆孔8伸入,旋转铅笔,通过刀片3卷削铅笔木杆,待铅芯露出所需长度时,将铅笔抽出,伸入半圆孔7拉刮铅芯,铅芯在刀片1上前后来回拉动,拉刮铅芯,直到笔尖至所需程度为止。书写中如笔尖变粗,可随时伸入拉刮铅芯孔7内进行修理。本组合铅笔刀另一种削尖铅芯的方式是:将已卷削木杆的铅笔斜竖起,铅芯放在定位凹槽5,用小刀2削刮铅芯至所需要求。
用本产品削出的铅笔美观大方、实用,质量高,不易断芯,耐书写,书写时手感好,写出的字迹清秀整洁操作简单安全不影响他人,噪音小,对小学生的学习成绩提高和视力保护有积极作用,造价低能根据需要削出多种形状的适用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付玉明,未经付玉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621695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挂面刀
- 下一篇:家用多功能地震报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