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线性/数位摇杆无效
申请号: | 96217256.1 | 申请日: | 1996-07-19 |
公开(公告)号: | CN2270245Y | 公开(公告)日: | 1997-12-10 |
发明(设计)人: | 黄贤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贤忠 |
主分类号: | G06F3/033 | 分类号: | G06F3/033 |
代理公司: | 柳沈知识产权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李晓舒 |
地址: | 台湾省桃***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线性 数位 摇杆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应用于电脑、电视游乐器的游戏操作用摇杆,尤指一种兼具线性/数位操作特性及切换线性、数位操作特性、功能的摇杆。
个人电脑(PC)、电视游乐器于近年来风行全国,尤以国人逐渐注重休闲生活品质的趋势下,个人电脑、电视游乐器机型的发展更是日益精进,特别是在于以CD-ROM光碟机为主的大型游戏软件相继推出,市场上普遍充斥各种琳琅满目的游戏软件趋势下,休闲游戏软件已成为电脑或电视游乐器玩家所必备,然而,与个人电脑或电视游乐器软件如影随形的周边设备则首推摇杆,故摇杆的操纵性能或特性将直接影响个人电脑或电视游乐器的游戏软件的使用效果,换言之,摇杆为决定游戏软件效果的主要因素之一。
摇杆的操纵性能则取决于该摇杆的同步移位信号是否可被精确测出,即该伴随摇杆纵向或横向移动而产生的X轴及Y轴信号是否精确。然而,现有的摇杆产品多为具有线性操作功能的摇杆,亦即是以至少一对可变电阻器来作为摇杆的相对移位信号的同步测量元件,但若考虑操作者的习惯与软件的配合问题,由于每一位摇杆操作者的操纵习性不尽相同,对于某些追求快速操纵特性的操作者而言,此种具有线性(类比)操作特性的摇杆产品则无法满足其操纵需要及快感。
又在游戏软件上,现有的游戏软件并非完全适合于上述具有单一线性操纵功能的摇杆产品,例如:需快速反应移动位置的游戏软件,诸如平面或三维立体的射击游戏,或是仅只有左、右位移变换车道及前、后变换操作而改变排档变速的赛车软件等,皆需要能在短时间内精确测出且定位出调变摇杆的移位位置,以使游戏软件的操纵达到最大的娱乐效果,故上述仅具有线性操纵特性的摇杆产品将无法达到流畅操控的目的,形成游戏操作上的困扰,因而影响游戏软件的使用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线性/数位摇杆,使摇杆产品可兼具线性或数位两种操纵特性,且可依使用状态,切换选择其中任一种摇杆操纵特性而单独使用。以符合操纵者的操纵习性及游戏软件的需求。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线性/数位摇杆,其包含一主架体、一长弓、一短弓、一内把、一对可变电阻器、外摆杆、接触导体件、两对接触座、弹性接触元件及至少一切换操作开关;该长弓及短弓设于主架体内部,且呈+字交叉;该内把的末端连结于该长弓及短弓的交叉部位,在其相对位移时,该长弓或短弓旋转某一圆弧角;该可变电阻器设于主架体相邻的两面,且其转轴各连结于长弓及短弓的一端,其转动相对输出内把的位移位置的线性信号,其中:该外摆杆连结于长弓及短弓的未连结可变电阻器的另一端部,其可随长弓或短弓的两端旋转某一圆弧角;该接触导体件结合于外摆杆上,且随外摆杆同步旋动;该接触座各设于接触导体件的左、右两侧,每一接触座内结合以一弹性接触元件,该外摆杆随内把位移带动接触导体件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的转动而向左或右碰触该弹性接触元件,即处于如同开关接点的导通状态,并输出相对于内把位移的高电位或低电位数位信号;该切换操作开关可切换操作可变电阻器产生的线性信号或接触导体件与弹性接触元件接触所产生的数位信号予摇杆控制电路而呈现线性或数位摇杆操纵状态。
该接触导体件的左、右两侧相对于主架体的壁面上各设一绝缘栓,该弹性接触件于静止状态时抵触该绝缘栓。
本实用新型的详细构造及实际操作,将由以下详细的说明使之明确,同时,并配以相关附图,使其技术内容及结构空间形态得以更加清楚明了。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外观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之一;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之二;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仰视图;
图5为一正视图,显示本实用新型的外摆杆、接触导体件、接触座及弹性接触元件的结构;
图6为一正视图,显示本实用新型的内把于向左移动、接触导体件向右接触弹性接触元件的状态;
图7为一正视图,显示本实用新型的内把于向右移动、接触导体件向左接触弹性接触元件的状态;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应用例;
首先请参阅图1至5所示,本实用新型摇杆100包含一主架体10,该主架体10内则包括一长弓11、一短弓12、一内把13;其中,该长弓11及短弓12相互交叉呈+字状,且其两端分别枢接于主架体10的壁面上,该内把13的末端则置于长弓11及短弓12的交叉处(如图3所示),以使内把13在向任何方向位移操作时,皆可使长弓11或短弓12的两端随之旋动位移某一圆弧角,并于松手后自动回复至主架体10正中央原位,关于内把13的回复结构属习知技艺,在此不予赘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贤忠,未经黄贤忠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621725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不锈钢多用胀形饭盒
- 下一篇:高能化碳燃气发生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