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液压变阻尼缓冲减振器无效
申请号: | 96217291.X | 申请日: | 1996-07-26 |
公开(公告)号: | CN2268808Y | 公开(公告)日: | 1997-11-26 |
发明(设计)人: | 赵守经 | 申请(专利权)人: | 赵守经 |
主分类号: | F16F15/00 | 分类号: | F16F15/00 |
代理公司: | 中国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重庆分所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刘宪池 |
地址: | 404000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液压 阻尼 缓冲 减振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缓冲减振器。
在现有技术中一般汽车、轮船、舰船、仪器、机床等设备所使用减振器只有单一的减振作用,不能解决缓冲问题,且减振效果差;体积大、结构复杂、制造加工困难、成本较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既能减振,又能缓冲作用的液压变阻尼缓冲减振器。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易于加工制造,经济价廉,减振缓冲性能好。
本实用新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液压变阻尼缓冲减振器,由油缸、液压油、弹簧、变阻尼缓冲轴、导向衬套、密封圈等组成,其特征在于:油缸(6)内设有上、下油腔,且上、下油腔间的分隔柱面(9)中开有缓冲轴(1)的通孔,变阻尼缓冲轴(1)底部平行于轴线开有节流孔,缓冲轴(1)的柱面下部开有眉毛槽,底部节流孔与眉毛槽通过另一垂直于轴线的节流孔连通。
其次按本实用新型的变阻尼缓冲轴(1)的阶梯处下部设有垫圈(4)和主弹簧(5)且垫圈(4)上部装有背弹簧(3)。
再其次将液压变阻尼缓冲减振器的变阻尼缓冲轴(1)上端的导向衬套(7)中设置骨架式密封圈(2)和油缸(6)的底端设有油塞(8)保证液压油的正常工作。
按附图说明如下:
图1.液压变阻尼缓冲减振器结构图
图中:(1)变阻尼缓轴 (2)骨架式密封圈 (3)背弹簧
(4)垫圈 (5)主弹簧 (6)油缸
(7)导向衬套 (8)螺塞 (9)分隔柱面
本实用新型将结合附图实施作进一步详述:
按图首先加工出阶梯形变阻尼缓冲轴(1),沿缓冲轴(1)底部中心平行轴线方向加工出节流孔,沿缓冲轴(1)下部外圆柱面加工出对称的眉毛槽,再沿垂直于轴线的方向加工出另一节流孔,使眉毛槽和底部中心节流孔连通。
其次加工出具有上、下油腔的油缸(6)同时将上、下油腔的分隔柱面(9)沿中心线加工出缓冲轴(1)的通孔,使其与缓冲轴(1)下底间隙配合。
另外加工出导向衬套(7)使其套向口尺寸与缓冲轴(1)阶梯上部为间隙配合;再加工出垫圈(4)使其内孔尺寸与缓冲轴(1)阶梯下部为过盈配合。
装配时先将油缸(6)上、下油腔通过螺塞(8)装满液压油,将缓冲轴(1)阶梯下端装上主弹簧(5)再装入油缸(6)的上、下油腔内,并使缓冲轴(1)下端进入油腔分隔柱面(9)通孔内,将背弹簧(3)装入缓冲轴(1)阶梯上端,并使之上油腔口形成配合。
最佳实施例:将本实用新型的上、下油腔直径33mm、长度325mm制作;油缸(6)直径50mm、长度400mm制作;变阻尼缓冲轴(1)阶梯下部直径16mm、长度290mm制作;缓冲轴(1)阶梯上端直径20mm、长度150mm制作;缓冲轴(1)的眉毛槽长度70mm、节流孔直径3mm、长度30mm制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赵守经,未经赵守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621729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