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增殖性病变清除器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96217343.6 申请日: 1996-07-17
公开(公告)号: CN2347549Y 公开(公告)日: 1999-11-10
发明(设计)人: 郑相林 申请(专利权)人: 郑相林
主分类号: A61B17/36 分类号: A61B17/36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457002 *** 国省代码: 河南;4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增殖 性病变 清除
【说明书】:

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能清除部分增殖性病变的一种装置,以达到治病或美容的增殖性病变清除器。

门诊上治疗痣、疣、血管瘤等,基本上是激光,对其不足习以为常,被处理的病的边缘,如同井口一样陡直,常留有“麻点”在清除较大面积病变形成不平坦的皮肤是不可避免。没有热传导功能、探头与手柄是在同一直线上,没有弯曲,限制了活动范围及准确程度。

本实用新型是提供一种增殖性病变清除器,不仅仅能清除痣、疣、巨痣、血管瘤等,而且只要病变浅,皮肤的破坏性轻或没有破坏,都能留下一个平坦的皮肤。用热传导清除口腔囊肿及粉瘤是该实用新型特有的功能。它是一种结构简单,应用范围广,十分灵巧的医疗工具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烙头是在同一体的金属园柱中心线上,依次是烙顶、热储释体、颈及连接柄与操作柄经丝扣连接,颈弯曲有120°~130°夹角,操作时只能是执硬笔式持操作柄。细的颈能阻止部分热量损失,使热储释体有更多热量供给烙顶工作。灼热的烙顶在瞬间接触病变进行清除。

由于采用上述方案,不仅仅清除了增殖性的病变,还能最大限度保护了皮肤,同时也显了该实用新型利用热储释体清除病变特有功能。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型实施例的纵(操作柄远端和烙头)横(操作柄近端)剖面构造图。

图2各种烙头的编号。

图3是2枚操作柄与2枚烙头组合成平面图。

图1中1、烙顶2、热储释体3、颈4、连接柄5、丝扣6、操作柄纵剖面7、操作柄8、操作柄横剖面

在图1中烙顶(1)、热储释体(2)、颈(3)及连接柄,是在同一体的金属园柱中心线上,通过丝扣(5)与操作柄(6)相结合,组成完整的一枚增殖性病变清除器。颈部细长起到减少热传导的作用,使大部分热量保存在热储释体内(2),从而能供给烙顶(1)较多的热量。颈(3)弯曲形成120°~130°的夹角,保证了烙顶(1)在工作时能垂直接触病变。正是因为有这样弯曲,手持操作柄(7)只能是执硬笔式操作,这种方式是最佳方式,烙顶(1)接触病变的时间长短,用力大小、接触的位置都能精细、准确的掌握。

在图2中,烙顶(1),热储释体(2)、颈(3)及连接柄(4)组成烙头,共7枚。1号烙头的烙顶(1)与热储释体边缘是园滑的,烙顶(1)是平坦的一个圆,用于大面积清除,得到没有麻坑皮肤。7号烙头热储释体(2)直径少2mm,它是清除鸡眼专用烙头,余下的5个烙头的烙顶是钝园形的,其形状与相应的痣在皮内的形状基本一致,4.6号烙头的热储释体伸出一长喙,远端是烙顶(1),其实伸出的部分仍然是热储释体(2),只是为了操作方便,不妨碍视线。

在图3中是2个操作柄与2个烙头通过丝扣组合,而成的2个完整的增殖性病变清除器。

具体操作方法,结实例说明:

例1、吴××,女,12岁,江苏泰康人,左侧颈部巨痣,约6×4cm2。

局部用利多卡因麻醉,选用1号烙头与操作柄组成增殖性病变清除器,在酒精灯上加热,热储释体暗红色,烙顶瞬间接触病变组织,每次约0.5秒,排着烙下去,后一次烙,烙顶要压住前次边缘,因为边缘的痣细胞深层没有死,只能在下一次,烙顶才能清除。这样一小片一小片组成了一大片,因为烙顶是平的,被“解救”出来的皮肤都平坦的,重烙的前次边缘,深层没有死亡的细胞与二次烙的痣细胞同时被清除。此巨痣分两次清除,每次8天愈,无疤痕。

例2、刘淑娥,女,30岁,左舌下囊肿约1cm3。

局部麻醉,用2号烙头(或3号烙头)组成的病变清除器,在煤气灯下加热,热储释体能把纸烙黄即可,烙顶接触到囊肿壁即破,喷出液体,随即热储释体进入囊中,坍塌的囊壁裹在热储释体上,停1秒钟取出。囊壁的病理细胞都热死,伤口5天长平。

例3、李××,男,56岁,我厂干部,面部色素痣7个,颈部5个,身上有42个,其中2个菌状色素疣。

菌状色素疣根部局麻,沿皮肤上切除用1号烙头组成的增殖性病变清除器,止血并烙平。有4个较大的痣,局麻选用2号烙头组成的增殖性病变清除器清除。其他都选用相应的增殖性病变清除器清除。每个烙顶都要少小于痣,炽热的烙顶都瞬间接触病变。接触时间包括止血烙平是0.5秒,只有小的浅的痣点,时间约1/3秒左右。十天结痂脱落完,只有2个较大的痣,可见不明显的“麻坑”

例4、某女,24岁,右面部一粉瘤,直径约1.5cm。

局麻用第3号烙头,组成增殖性病变清除器,在酒灯上加热,热储释体暗红色,扩大粉瘤的开口,清除其内容物,因囊壁外的压力大,使囊壁与周围分离,24小时后,开口处见到白色囊壁,用镊子完整地取出来,5天伤口愈,有很小的一个麻坑。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相林,未经郑相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621734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