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加湿器无效
申请号: | 96219257.0 | 申请日: | 1996-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2277049Y | 公开(公告)日: | 1998-03-25 |
发明(设计)人: | 蔡国隆 | 申请(专利权)人: | 蔡国隆 |
主分类号: | F24F6/14 | 分类号: | F24F6/14 |
代理公司: | 北京元中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汪诚芝 |
地址: | 台湾省***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加湿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加湿器,特别是涉及一种具有更大储水空间的长效性喷雾式加湿装置。
加湿器是大陆型干燥气候地区的必备家庭电器用品。喷雾式加湿器的主要工作原理是借由一振荡器雾化液体,再借由一风扇将雾气吹出。习用的喷雾式加湿器在结构设计上是将加湿器本体与储水容器分离,该加湿器本体通常被设计成L形,而具有高、低阶顶面,其内部设置有例如马达、鼓风机、变压器和振荡器等构件,而其低阶顶面上则形成一凹处空间,将该具有阀门的储水容器倒立放置于凹处空间上,当该凹处空间内的水位低于阀门时,则阀门自动开启,使储水容器内的液体借其本身重量流入凹处空间内,直至凹处空间内的水位高于阀门时,阀门自动关闭;振荡器即被设置于该凹处空间的下方,借以将凹处空间内的液体雾化,雾气再经由一雾气管路而被送往位于高阶顶面的空气管路,该空气管路内是由鼓风机泵入高压空气流,借由高压空气流所产生的背压作用,而将较低位置的凹处空间内的雾气吸入较高位置的空气管路内,再随同该高压空气流由一喷雾嘴喷出。
上述构造的习用喷雾式加湿器的主要缺点,包括:
(1)雾气是在低阶顶面的凹处空间内形成,它与位于高阶顶面上的喷雾嘴间具有一明显的垂直高度落差,由于此高度落差,使得鼓风机所泵入的空气流必须达到一较高的压力值,才足以将低处所产生的雾气抽送至高处的喷雾嘴处输出,也因此习用加湿器必须使用一较高功率的马达驱动鼓风机转动,这样不但使习用加湿器较为耗电而有浪费能源之嫌,且其马达和鼓风机的体积也因此须随之加大;
(2)加湿器本体内部须配置有空气管路和雾气管路,并借由柏努利方程式的原理,使低处的雾气被抽送至高处的喷雾嘴输出;这些特别配置的空气管路和雾气管路,不但使加湿器的构造复杂化,且将占用加湿器的部分空间;
(3)由于上述第(1)和(2)项的技术方案,造成习用加湿器整体容积中的大部分空间,是被用以容纳其构件和相关管路,而可供储存液体的容积则相对缩小,因此,习用加湿器中储水容器的体积约仅占其整体体积的四分的一左右,造成使用者必须经常添加储水的困扰,或者造成加湿器的体积过于庞大的缺点。
由此可见,上述习用加湿器仍存在诸多缺点,并非完美设计,且极待加以改良。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即在于提供一种可缩小机件和管路安装空间而相对增加储水空间的加湿器,它可延长使用者添水的间隔时间,而成为一种具有长效性的喷雾式加湿器。
本实用新型的次一目的是在于提供上述型式的加湿器,它可相对减小加湿器的整体体积。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是在于提供上述型式的加湿器,它可使用较小功率的马达驱动一小型风扇,即可获得相同或更优于习用加湿器的喷雾效果,因而具有缩小体积,减少耗电量和节省能源等优点。
具有上述优点的本件加湿器,其主要技术手段是使加湿器本体与储水容器共体构成,并舍弃习用加湿器中借由液体本身重量和阀门的控制而使液体流入凹处空间内的自然供水方式,改用借由一抽水泵将液体泵入高位雾化室的强制供水方式,此方式使本案可将内含振荡器的雾化室设置于一紧邻喷雾嘴的高位位置上,本案因而可使用较小功率的马达,同时也实质上已可省略习用加湿器中所特别配置的空气管路和雾气管路,进而使本件加湿器可供储水的容积可达整体容积的四分之三以上。
在本案的一较佳实施例中,是借由一水平隔板将加湿器本体分隔成一上方空间和一作为储水室的下方空间,上方空间再借由一底端留有开口的垂直隔板分隔成一雾化室和一马达室。马达室内安装有一双轴马达和一变压线圈,该双轴马达的第一心轴向上延伸而连接一风扇,借以抽吸外界空气并使之经由垂直隔板底端开口进入雾化室内,双轴马达的第二心轴则向下延伸而连接一位于储水室近底端的抽水泵,借以抽取储水室内的液体进入雾化室内,并利用一振荡器雾化液体,所产生的雾气随同风扇所抽吸的空气流,而由一紧邻于雾化室上方的喷雾嘴喷出。
请参阅以下有关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详细说明和其附图,将可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及其目的功效;有关该实施例的附图为:
图1为本实用新型加湿器第一实施例的纵向剖面视图;
图2图为该加湿器第一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3近似于图1,为该加湿器第一实施例处于低水位状态时的纵向剖面视图;和
图4为本实用新型加湿器第二实施例的纵向剖面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蔡国隆,未经蔡国隆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621925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窗帘轨道运动之改良构造
- 下一篇:快换快燃蜂窝煤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