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移动电话声波传送装置无效
申请号: | 96219362.3 | 申请日: | 1996-09-26 |
公开(公告)号: | CN2271785Y | 公开(公告)日: | 1997-12-31 |
发明(设计)人: | 陈烨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烨明 |
主分类号: | H04Q7/32 | 分类号: | H04Q7/32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徐娴 |
地址: | 中国***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移动电话 声波 传送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移动电话(大哥大)的声波传送装置,其是利用装设在一固定装置的传送导管而将移动电话发出的声波直接地传送至收听者的耳内,而不需要再经过任何其他电子设备的转接。
当移动电话刚开始问市时,许多人均赞叹移动电话的方便性,因此,移动电话一开始流行即如同是一股潮流般地席卷了整个市场,由此可知移动电话的持有率正日益增大;然而,一般人在使用移动电话时常会忽略了其中隐藏的危险,亦即,常有人在边走边讲时,因为过份的专心而忽视了眼前所存在的危险,以致造成自己或是他人生理上或是心理上的创痛;其中尤其是一些持有移动电话的驾驶者;常见的镜头则是该驾驶者一手握着方向盘而另一手则抓着移动电话猛讲个不停,在此情形下,车子往往会在驾驶者一时失去控制下而对旁人造成不幸事件。为此,则有人发展出一套可装设在车身上的移动电话免持听筒装置,其是如图6和图7所示。在图中,免持听筒装置包括一设有一收听语音讯息的听筒装置62的固定装置60、一同样和固定装置60装设在一起的送话装置61、一和固定装置60以电线(未标示)连结在一起的扩音装置70,以及一个具有和车上电源供应器(未显示)相连结的电源接头81的电源线80;由图中可知,该固定装置80有两部份是和移动电话90相连结在一起,其一为负责收听语音的听筒装置62,另一则为负责传送语音讯息的送话装置61;利用该两部份,一由发话者所发送的语音讯息则可清晰地由该扩音装置70而传送到使用本免持听筒装置使用者的耳内;而同样地,由使用本免持听筒装置的使用者所发出的语音讯息亦可由该扩音装置70及该听筒装置61而直接地传送至收听的一方;照常理说,由图6或图7所显示的装置理想状况下,应足可满足市场上的需要,然而,因为一些外在原因,该免持听筒装置于实际上使用时无法适切地将语音讯息清楚地相互在发话者或是收听者之间传送。而该外在因素中,最困扰着使用者的即是由汽车所处环境及其本身所发出的电波会和该装置的电子回路及该装置于传送语音讯息时的电波互相干扰,而产生杂音,以致会严重地影响到通话的质量。故任何利用电子回路组成的移动电话免持听筒装置均有收话音讯不良的困扰。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消除干扰或杂音的移动电话声波传送装置,其主要是由一个具有调整大小尺寸功能的固定装置,及一个和该固定装置连结在一起的听筒装置组合而成;由于本实用新型的移动电话声波传送装置并没有任何电源设备,因此,在使用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时,不会产生如同在此之前所述的干扰或是杂音现象。
本实用新型的再一目的即是通过此种在结构上简单而又具有实用性的声波传送装置而使得本实用新型在价格上更具有竞争力。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的移动电话声波传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一用于夹持移动电话的夹持装置、一固定在夹持装置上的听筒装置及一调节夹持装置夹持状态的调节装置。
所述的移动电话声波传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夹持装置包括一组相对立呈“L”形的两固定片,两固定片中的底面开设有一槽孔,且在其中一固定片内开设一穿孔;
所述听筒装置包括:
一隔音元件,其设在所述固定片中任一片上,隔音元件的中央设有一和所述固定片的穿孔相连通的孔洞;
一接合座,其内部开设一连通至外界的通道,且通道的一端和所述穿孔及所述孔洞相连通;
一导管,其一端和所述接合座的一端相接合,另一端和一耳塞相连接;
所述调节装置包括:
一螺固装置,其是滑动地穿越过所述固定片底面的槽孔;
一固定座,其在所述固定片的外侧和所述螺固装置相螺合。
所述的移动电话声波传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夹持装置还包括:一固定构件、一锁固件及一夹合片;
所述固定片中的一固定片还包括有一和呈“L”形的两固定片的两平面均呈垂直状的侧翼,两固定片中的底面开设有一槽孔,且在其中一固定片内开设一穿孔,在所述侧翼内设有一槽;
所述固定构件包括一呈“L”形的夹合片,夹合片一面处开设有一可和开设在侧翼上的槽相吻合的开口,所述锁固件滑动地穿越在所述槽及开口之间,并且可将侧翼和夹合片予以紧密连接在一起。
所述的移动电话声波传送装置,其特征在于:于所述未设有所述隔音元件的固定片的内外面处均设有一层具有黏合作用的黏扣带。
所述的移动电话声波传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上设有一具有黏合作用的黏扣带。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烨明,未经陈烨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621936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