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刀轮式溜冰鞋的内鞋无效
申请号: | 96219622.3 | 申请日: | 1996-10-14 |
公开(公告)号: | CN2274435Y | 公开(公告)日: | 1998-02-18 |
发明(设计)人: | 谢正恩 | 申请(专利权)人: | 谢正恩 |
主分类号: | A43B5/18 | 分类号: | A43B5/18;A63C1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张卫华 |
地址: | 中国***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轮式 溜冰鞋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刀轮式溜冰鞋的内鞋结构改进。
传统刀轮式溜冰鞋的结构如图4所示,一般包括外鞋10和内鞋20,外鞋10以塑胶成型具有较高的硬度,而内鞋20则以布质缝制而成。内鞋20的前端形成一缺口21,缺口21处补设一整片同一厚度的前踵片30,设置前踵片的目的是使内鞋20前踵部位得以适当撑起,令整个内鞋20的鞋形更为完整,使用者穿著时足部更为舒适。传统溜冰鞋均制成各种不同的尺寸,以备不同脚部尺寸者使用,其中有一种系分制成编号从1-10者,其每一个相邻编号之间均相差一相等的长度,例如1号与2号、3号与4号均相差相等的长度,然而,每一号的尺寸大小不同,便须开设不同的模具来制造,以1至10号而言,便须开设十组模具,其中尤以外鞋10的开模成本相当高昂,故而该种方式的制造成本相当高。为了降低开模成本,还有一种方式系仅制造2、4、6、8、10号的溜冰鞋,少了奇数号,使其仅需开设5组模具即可制造。但若使用者脚部尺寸恰好属于奇数号,则无适用的溜冰鞋,此时只好将就穿著较大或较小的溜冰鞋,然而,穿著较大的溜冰鞋时会产生松弛不稳的现象,使用者无法做稳定的溜滑动作,容易跌倒造成危险,而若穿著较小的溜冰鞋,则容易造成脚部的不适及伤害。该种制造方式,已造成使用上的不便。
鉴于上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大幅降低制造成本及增进使用方便的内鞋结构。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刀轮式溜冰鞋的内鞋,包括内鞋,内鞋的前端形成一缺口,于该缺口处补设一前踵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踵片面上形成一具适当面积的凸部,沿凸部周围形成车缝区域,且该凸部两端部逐渐倾斜。
前踵片面上的凸部,用来控制内鞋的尺寸,达到方便制造及大幅降低成本的目的。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前踵片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前踵片的侧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组合剖示图;
图4为已有溜冰鞋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内鞋20的前端形成一缺口21,于该缺口21处以车缝的方式补设一前踵片30,前踵片30使内鞋20前踵适当撑起,令整个鞋形更为完整,使用者穿著时足部更为舒适。请再配合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主要特征在于前踵片30面上形成一具适当面积的凸部31,使前踵片30沿著凸部31周围形成车缝区域32,且该凸部31两端部310形成逐渐倾斜的形态,以配合较小脚形的修正。
请参见图1、3,本实用新型制造时,可先制成2、4、6、8、10等五种尺寸的外鞋10与内鞋20,其中内鞋20前端缺口21处暂不补设前踵片。然后取该等编号的内鞋20,并将前踵片30贴置于内鞋20的缺口21处,使前踵片30的凸部31朝向内鞋20内部,并使该前踵片30的车缝区域32与内鞋20的缺口21的口缘贴合,再沿车缝区域32与缺口21口缘做车缝,即可使该前踵片30与内鞋20结合成一体。此时,藉由前踵片30的凸部31以缩小内鞋20前端相对长度,进而可制较小一号的内鞋20,例如所取的内鞋20为2号,则在补设前踵片30后,该内鞋20便成为1号的尺寸,同样,4号可制成3号,6号可制成5号,8号可制成7号,10号可制成9号。所以,以本实用新型的设计,虽仅制成2、4、6、8、10号等五组外鞋10与内鞋20,然而,以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仍可制成1~10各号溜冰鞋,而其前踵片30的成本相当低,故而可大幅节省制造成本。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结构设计,仅以一小片体即可供制成各种序号完整的溜冰鞋,不仅可克服传统刀轮式溜冰鞋制作成本高的缺点,而且可供使用者舒适地穿著符合其脚部尺寸的溜冰鞋,以避免造成脚部不适及伤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谢正恩,未经谢正恩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621962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