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产钳无效
申请号: | 96220144.8 | 申请日: | 1996-09-09 |
公开(公告)号: | CN2257173Y | 公开(公告)日: | 1997-07-02 |
发明(设计)人: | 杨振芸;杨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红十字朝阳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17/44 | 分类号: | A61B17/4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20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产钳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手术器械,具体是指一种剖宫产手术用产钳。
剖宫产是解决难产或因医疗指征需及时终止妊娠的常用手术。随着国产医学的发展及剖宫产安全性的提高,剖宫产率逐年上升。剖宫产中,有时遇到胎儿的胎头高浮,术中取头困难,使胎儿的娩出时间延长,造成新生儿窒息的现象时有发生。如何协助胎儿顺利娩出.是提高手术质量的重要环节。多年来剖宫产取头以手取为主,当娩头困难时可采用产钳、单叶产钳、胎头吸引器或助产取头器等。但这些器械均是为阴道助产设计的,如Simpson产钳为适应胎儿经骨盆娩出,所以有盆弯,叶柄长,胫部短,剖宫产使用这种器械操作时容易造成胎头滑脱及子宫切口损伤,因此并不适宜剖宫产使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剖宫产手术用产钳,可使胎儿顺利娩出,减少新生儿窒息的发生,并避免子宫切口损伤。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这种产钳是由产钳左叶和产钳右叶组成,产钳左叶和产钳右叶的中部分别有一L型锁扣,通过该锁扣将产钳左叶和产钳右叶滑动连接,产钳前部为钳匙,中部为钳胫,后部为钳柄,钳匙与钳柄的夹角为120-130度;两叶相对应的钳匙上缘稍外展,下缘内收,钳匙倾斜45度,使两钳叶交合后近似勺状。
因剖宫产胎儿不经骨盆腔娩出,直接经腹部及子宫切口娩出,所以本实用新型产钳取消了原Simpson产钳的盆弯,并缩短了钳柄的长度。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
(1)钳匙与钳柄的夹角为120-130度,便于手术者上提钳柄,娩出胎头;
(2)两钳叶交合后近似勺状,避免了取头时胎头自钳匙中间滑脱;
(3)产钳胫部较Simpson产钳延长,加大了产钳两钳叶前后滑动范围,以免卸下产钳由于张大钳叶,使子宫切口承受较大张力,造成产妇切口裂伤;
(4)产钳的锁扣为滑动式,使两钳叶可以相嵌交合,上取钳叶均较方便。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个钳叶的结构示意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产钳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产钳左叶的结构示意图。
产钳左叶(1)和产钳右叶(2)组成本实用新型产钳,产钳左叶和产钳右叶的中部由一L型锁扣(5)滑动连接,产钳前部为钳匙(3),中部为钳胫(4),后部为钳柄(6),钳匙与钳柄的夹角为120-130度。
两叶相对应的钳匙(3)上缘稍外展,下缘内收,钳匙倾斜45度,使两钳叶交合后近似勺状。
这种结构的产钳在剖宫产手术中使用时,胎头不易自两钳匙之间滑脱,胎儿可顺利娩出,缩短了胎头娩出时间,减少了新生儿窒息的发生,并且避免了子宫切口的损伤及新生儿的创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红十字朝阳医院,未经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红十字朝阳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622014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