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气体冲击造型机悬挂多触头冲击压实机构无效
申请号: | 96220519.2 | 申请日: | 1996-08-16 |
公开(公告)号: | CN2273631Y | 公开(公告)日: | 1998-02-04 |
发明(设计)人: | 陈福泽;陈越;陈放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福泽 |
主分类号: | B22C15/08 | 分类号: | B22C15/08 |
代理公司: | 长春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唐莉莎 |
地址: | 130031 吉林省***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气体 冲击 造型机 悬挂 多触头 机构 | ||
本实用新型是对铸造用的气体冲击造型机冲击压实机构结构的改进。
该机构属于气体冲击造型机的一部分,我国引进国外气体冲击造型线及自行开发设计制造的设备,其冲击压实机构都是气体直接冲击型砂,因而存在着以下缺点。一是气体冲击完后砂型背面有一层型砂强度很低的疏松层需要刮去,(刮去的型砂占有用砂的1/3-2/5)因而浪费型砂;二是不适合于簿砂箱造型。近年来国外采用的是先气冲完后加一道压实工序来解决,如德国KW公司89年生产出气冲多触头造型机,就是先用气体冲击紧实,然后用液压多触头再压实,即每个触头由一个油缸为动力来进行压实,有多少个触头就要多少个油缸。这样就使得设备复杂,制造困难,成本高,维修不便,而且造型需要二道工序,延长了造型时间。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上述结构的缺点,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的悬挂多触头气体冲击压实机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它在原有气体冲击造型机的基础上只增加了多触头部分。结构是分流通气板4两面为凹面,其上分布多个通气孔;分流通气板的底面与悬挂触头支承板5固定连接。悬挂触头支承板为向下凹形板,其上钻有悬挂触头孔。悬挂触头孔与分流通气板上的孔数量一样并相通。悬挂触头孔径比分流通气板上的孔径要小。悬挂触头孔的四周均匀分布有小的通气孔。触头导向杆6的下端与触头7固定连接,触头上钻有通气孔;触头导向杆活动连接在悬挂触头支承板的孔中。
该结构也可以是分流通气板4两面为凹面,悬挂触头支承板为向下凹形板。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冲击力的大小与物质的质量M和速度有关,不带触头的气体冲击造型机是气体直接冲击型砂,由于型砂是单个砂子,质量M很小,所以冲击力也小,再加上气体对型砂有渗透作用,所以上层型砂紧实度低而疏松。当采用了触头后,触头是铁块组成,其质量M就比单个的砂子质量M大多了。这样在型砂上面就受到一个与触头同样大小的质量M的冲击力,提高了冲击力,因此就解决了砂型背面紧实度低而浪费型砂的问题,而且也适用于簿砂箱的造型。本实用新型的触头是悬挂在上面的,它不需要另外的动力源,不增加压实工序,它把气体冲击和压实在一道工序内同时完成,因而结构非常简单,制造很容易,价格低,使用可靠维修方便。
下面接合附图及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及其工作过程。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1贮气罐、2进排气管、3快开阀阀板、4分流通气板、5悬挂触头支承板、6触头导向杆、7触头、8型砂辅助框、9砂箱、10型板
实施例1: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悬挂多触头冲击压实机构由分流通气板4,悬挂多触头支承板5,触头导向杆6,触头7组成。分流通气板4两面为凹面,其上分布多个Φ55毫米的通气孔;孔的多少由砂箱截面积的大小来决定。孔的作用是让气体通过并起分流作用,另外是给触头导向杆上下移动有个空间;分流通气板的底面与悬挂触头支承板5固定连接;悬挂触头支承板为向下凹形板,其上钻的悬挂触头孔与分流通气板上的孔数量一样并相通。悬挂触头孔径比分流通气板上的孔径小,为Φ24毫米。悬挂触头孔的四周均匀分布有4个Φ20毫米的通气孔。触头导向杆6是一个Φ24毫米的杆件,其下端与90×90毫米的触头7固定连接,触头上钻有4个Φ20毫米的通气孔,但与悬挂触头支承板上的通气孔不直接相通。触头导向杆滑动连接在悬挂触头孔中,触头导向杆上端有台肩,使其不会掉下来。分流通气板位于原有气体冲击造型机快开阀的下部与快开阀相连接。该机构的工作过程如下:当型板10向上运动与砂箱9下平面接触后,带动砂箱一起向上运动。当砂箱上平面与型砂辅助框8下平面接触后,停止向上运动,并开始给砂箱及型砂辅助框内加砂。加砂完后,型板,砂箱,型砂辅助框再继续上升,当加满的型砂与触头接触后带动触头一起向上运动,当型砂辅助框上平面与悬挂多触头支承板下平面接触并顶紧后,这时进排气管2排气,快开阀阀板3向上运动,快开阀打开,气体从贮气罐1流出,并通过分流通气板各孔再通过悬挂多触头支承板上通气孔而冲击触头。在冲击触头的同时气体又通过触头上的四个通气孔而冲击型砂,使型砂得到紧实。当进排气管进气时,快开阀板向下运动而关闭气源,这时型板,砂箱,型砂辅助框向下运动起模,整个冲击压实过程完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福泽,未经陈福泽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622051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内藏式微管出水器
- 下一篇:爱立信手机防辐射隐形屏蔽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