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家用节能煤炉无效
申请号: | 96221784.0 | 申请日: | 1996-09-10 |
公开(公告)号: | CN2274732Y | 公开(公告)日: | 1998-02-18 |
发明(设计)人: | 张有炎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有炎 |
主分类号: | F24B13/02 | 分类号: | F24B13/02 |
代理公司: | 安徽省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胡济元 |
地址: | 234000***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家用 节能 煤炉 | ||
一种固体燃料的家用炉,特别是一种家用蜂窝煤球炉。
现有的家用蜂窝球炉主要是在筒体内设置炉胆、保温层以及支承煤球的固定炉篦子所构成,换煤时必须将所有的煤球顺序夹出,去除最底层一块已燃尽的煤球,然后再按原来的次序依次夹回炉内,最后放入一块新煤。在上述换煤过程中不仅有大量的热能被白白地浪费,而且一不小心就会把燃着的煤弄碎,至使炉子熄灭,尤其是一些质量较差的煤球,在燃烧过程中上下两块煤球往往被烧结在一起,很难分离,一不小心就会把几块煤球都弄碎;另外,由于在上述换煤过程中,热能迅速散发,所以当炉火快熄灭时换煤就更容易使炉子熄灭,这些都是用户十分烦恼而又长期未能很好解决的问题。
鉴于现有技术存在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直落式去碴换煤的家用节能煤炉,它具有换煤时不需要将已燃着煤球夹出/夹进的突出优点。
本实用新型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解决方案的特征在于主要由炉体、落煤装置和分切装置所组成,其中,
分切装置由两把设在炉胆下口,面对面铰接在筒体底部的切刀组成;
落煤装置由设在所述的分切装置下的托架和悬挂于设在筒体两侧的上挂耳或下挂耳上的两根拉杆组成。
使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家用节能煤炉,在换煤时可先分开构成分切装置的两把切刀,让炉内的煤球落到落煤装置上,然后将所述的拉杆挂在下挂耳上,使整个落煤装置下移一块煤球的高度,再将两把切刀向内收拢,把最下层的一块煤碴与在上的煤球分开并支承住炉内在上的煤球,最后夹除煤碴加一块新煤球即完成换煤。故此,本实用新型较现有技术具有下列突出的优点和效果:
1、换煤无需将炉内的煤球夹出/夹进,不会将煤球弄碎,使用方便;
2、换煤过程无热能损失,节约用煤;
3、无换煤过程中的热能迅速散发,即使在煤火快熄灭时换煤也不会熄灭,实践证明在最上面一块煤球只有两个火眼时换煤也不会熄灭;
4、换煤后炉温不下降,上火快。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便公众更好地掌握实施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
附图1~4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1为主视图;图2为侧视图;图3为俯视图;图4为图2的仰视图。
参见图4,本实用新型的一个重要附加技术特征在于所述切刀4a和4b均为F形,两把切刀收拢后即呈井形,既可以将最下面一块煤碴10与在上的煤球分切开,又可以作炉蓖子使用。
参见图2,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重要附加技术特征在于所述的简体1外壁上设有穿越拉杆6的导向套7,以保证所述的落煤装置垂直上下且不会在上挂耳8或下挂耳9上掉下。所述的导向套7焊接在筒体1上,也可以铆接或螺接固定在筒体1上。
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炉体,主要是在筒体1内设置炉胆2以及保温层3所构成的;构成分切装置的两把切刀4a和4b铰接在筒体1底部;由托架5和拉杆6构成落煤装置通过拉杆6挂接到设在筒体1两侧的上挂耳8或下挂耳9上。参见图2和图4,换煤时,先把两把切刀4分开(图4中虚线所示状态)让炉内的煤球落到托架5上,再将拉杆6挂到下挂耳9上,使托架5下落一块煤球的高度(图2中虚线所示状态),然后将两把切刀4a和4b向内收拢,把最下层的一块煤碴10与在上的煤球分开并支承住在上的煤球,最后夹除煤碴并加一块新煤球即完成换煤。正常使用时,可以利用所述的分切装置作炉蓖子,也可以把拉杆6挂在上挂耳8上,再把切刀4a与4b分开,使炉内煤球支承在托架5上,利用托架5作炉蓖子,因托架5呈口字形,也能保证炉内通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有炎,未经张有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622178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