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便于售票的客车车厢无效
申请号: | 96222165.1 | 申请日: | 1996-11-06 |
公开(公告)号: | CN2294200Y | 公开(公告)日: | 1998-10-14 |
发明(设计)人: | 张奕奕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奕奕 |
主分类号: | B62D31/02 | 分类号: | B62D3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0129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便于 售票 客车 车厢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载运乘客的客车车厢,特别是涉及到便于售票员售票的客车车厢。
安装在带有车轮和发动机的客车车架上的客车车厢,其组成部分包括车棚、驾驶室、乘客座位、售票员工作室、前后上下客台阶和其它附件。车棚上安装有上下客前后车门和其它附件。前后车门口分别有前后上下客台阶。上下客前后车门位于客车车厢的同一侧。
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人员流动越来越频繁。但是道路建设和客车添置速度跟不上乘客增加的速度,客车内的乘客日益拥挤,特别在客流高峰期间,乘客购票和售票员售票均十分不方便。
现有的客车车厢的两扇上下客前后车门分别位于客车的首尾两端,售票员的工作室位于后车门边。售票员一般应在每车行一站的时间间隔内完成全部上车乘客的售票工作。现有的客车车厢的结构的令人不满意处是,售票员向在前车门上车的乘客售票时,必须从后车门走到前车门才能完成。在客流高峰期间,售票员每到一站就要从后车门挤到前车门,再从前车门挤回后车门,劳动强度极大。另一方面,许多乘客在拥挤的车厢内难以及时取出购票钱款,大大延缓了售票员的售票速度,可能在车行一站的时间间隔内无法完成售票工作后及时返回售票员工作室开启前后车门,从而既降低售票率,又延长停站时间影响客车周转率,更难有时间为乘客提供其它的服务。这种客车车厢的结构的另一令人不满意处是,司机与售票员距离较远,一旦发生意外情况,双方不易取得联系,以采取应急措施。
为了改变现有客车车厢的结构所产生的售票员劳动强度大、售票率低、客车周转时间长等状况,有的客车车厢在上下客前后车门之间隔离出一条售票专用通道,以便售票员在前后车门之间走动时不用挤在乘客之间,可加快售票速度。这种客车车厢的结构的令人不满意处是,隔离出的售票专用通道减少了客车车厢内的有效载客面积,使原已乘客十分拥挤的车厢更加拥挤,从而既降低了客车的载客率、减少了客车的售票收益,又恶化了乘车环境。另一种改进的客车车厢的结构是,在前车门口设立一自动售票箱,规定乘客从前车门上车从后车门下车。这种客车车厢的结构的令人不满意处是,在客流高峰期间,由于不能充分利用前后车门上下客,全部乘客挤在前车门购票上车,大大延长了客车的停站时间,即延长了客车的周转时间。其另一令人不满意处是,车上每个乘客必须从前车门挤到后车门下车,在客流高峰期间乘车环境极其恶劣。实际上,部分乘客被迫不遵守从前车门上车从后车门下车的规定,从而造成售票工作和乘车秩序的混乱。
由上述显然可以看出,现在迫切需要改进客车车厢的结构,以便适应日益增加的客流量的需求。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便于售票的客车车厢的结构,使得售票员工作更为方便和迅速,同时减少乘客的上下车和购票的困难。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通过下述设计及方案实现:安装在带有车轮和发动机的客车车架上的客车车厢,其组成部分包括车棚、驾驶室、乘客座位、售票员工作室、前后上下客台阶和其它附件。车棚上安装有上下客前后车门和其它附件。前后车门口分别有前后上下客台阶。售票员工作室位于上下客前后车门的同一侧,并被紧夹在上下客前后车门之间。依次紧埃着排列的前车门、售票员工作室和后车门可以位于客车的前后车轮之间的上方;也可以售票员工作室位于后车轮上方,后车门位于后车轮后方,前车门位于后车轮前方。
本实用新型的客车车厢具有如下特点:前后车门均可用于上下乘客,售票员工作室位于车厢中部区域。在客流低峰期间,售票员到车厢内各处售票十分方便;在客流高峰期间,乘客上下车后基本上滞留在前后车门附近,也即需购票的乘客位于售票员工作室附近,售票员一般可在售票员工作室内方便地完成售票工作,有较充裕的时间为乘客提供各种服务。位于车厢中部售票员工作室内的售票员既便于同时观察从前后车门上下车的乘客,一旦客车发生意外情况也便于与司机取得联系。乘客可在就近的前后车门处上下车,改善了乘客的乘车和购票环境。
下面用举例方式,结合附图陈述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将在权利要求中指出。应当认识到某些或全部附图都是为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例的说明简图,而并未描绘出客车车厢上的所有附加零部件。参考最佳实施例的详细叙述,将会更加清楚地理解达到本实用新型上述的和其它的目的和优点的实际方式。
图1是表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客车车厢的侧面外观图;
图2是表示图1的客车车厢按1-1剖面的内部主要结构的俯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奕奕,未经张奕奕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622216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