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的水处理用弹性填料无效
申请号: | 96222403.0 | 申请日: | 1996-12-09 |
公开(公告)号: | CN2272440Y | 公开(公告)日: | 1998-01-14 |
发明(设计)人: | 李怀正;喻文熙;余振东;高廷耀;周增炎;许晓天 | 申请(专利权)人: | 同济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3/10 | 分类号: | C02F3/10 |
代理公司: | 同济大学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陈龙梅,顾大平 |
地址: | 200092***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水处理 弹性 填料 | ||
一种新型的水处理用弹性填料,涉及生物膜净水装置中的填料,特别是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和源水净化设备中使用的固定式弹性填料。
现有的用于水处理领域的固定式弹性立体填料都是由中心件和弹性纤维组成,其结构特点大致分为三种情况:其一是弹性纤维用缠绕、穿插、粘合等方式固定于中心件上;其二是由呈放射片状结构的弹性纤维固定在由底片、盖片和定位环组成的中心件上组成的片距式填料,然后用组装绳串联起来使用;其三是先将弹性纤维做成若干球状立体环,然后一一固定于由组装孔、圆环、筋、弧形条和滴水柱组成的塑料支架上。这些结构在不同程度上都增加了填料的比表面积、改善了脱膜挂膜、布水布气性能、克服了结团的缺点。但是,由于上述的弹性纤维都是按设计要求截取一定的长度,也就是组成填料的每一束弹性纤维互相独立,而且弹性纤维与中心件之间也互相独立,因而在实际使用中由于水流的紊动及气泡的冲力,易发生脱丝的弊端,使净化效果下降。在脱丝情况发生时,弹性立体填料的中心件和弹性纤维均未损坏或老化,因此脱丝时更换的填料往往尚未达到其真正的有效使用寿命,因此缩短了填料更换周期,增加了运行成本。其次,每根弹性纤维在制造过程中需按设计要求将长丝切成短丝,即需具备切丝工序,使填料制作工序复杂。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绝对不掉丝的新型弹性填料,在保持原有弹性立体填料的诸多优点的同时,充分发挥填料有效的使用寿命、进一步增大填料的有效比表面积、提高布水布气性能、简省生产工序。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方案实现的。弹性填料包括中心件和固定其上的弹性纤维组成。其结构特点是弹性纤维采用整根交叉缠绕穿插固定在中心件上,中心件为软、硬质的绳。弹性纤维的直径、长度根据使用条件制作。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弹性纤维整根丝穿插固定在中心件中,解决了以往弹性立体填料的脱丝问题,延长了填料的使用期限,能充分利用填料的有效使用寿命;
2.与原有相互独立的弹性纤维丝相比,本实用新型的弹性填料相当于在各独立弹性丝之外部末端增加了联系部分,此部分的增加,进一步增加了弹性填料的有效比表面积及填料的刚性,使其总比表面积进一步提高,并增加了填料的稳定性,这必将增加填料上所附着的有效生物量,从而加强水中污染物的去除;
3.上述弹性纤维的外部末端的联系部分的增加,加强了填料对水流及气泡的切割作用、提高了其布水布气性能,从而使曝气充氧效率、气水及生物之间的传质效果都得到提高,最终提高了填料的处理效率;
4.每根弹性填料上的弹性丝是完整的一根,生产时,在其它各道工序完全相同的条件下,节省了以往制作弹性立体填料所需的切丝工序。
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俯视图。
本实用新型的弹性填料由弹性填料丝2和中心件1组成,将一根表面带有毛刺的弹性纤维2沿填料的长度方向均匀地穿插于中心件1内交叉环绕,并由中心件1绞紧后固定。弹性纤维2的外形可圆、可扁、可波浪型,原料为回弹性能良好、密度低于1的拉丝级聚丙塑料。每根始终连贯的弹性纤维2与中心件1的联结采用交叉缠绕,穿插于其中的方式。由于弹性纤维2不间断地贯穿在中心件1上,中心件1为软、硬质的绳,弹性纤维2以中心件1为中心对称点,按双环状成8字型缠绕,所以各弹性纤维丝环从平面上看呈发散状,整根弹性填料则呈立体状。使用时将其中心件1的两端固定于处理装置中即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同济大学,未经同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622240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