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水冷复合电极无效
申请号: | 96222737.4 | 申请日: | 1996-08-29 |
公开(公告)号: | CN2289366Y | 公开(公告)日: | 1998-08-26 |
发明(设计)人: | 张玉祥;张德绵 | 申请(专利权)人: | 石家庄市昌安铸造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5B7/12 | 分类号: | H05B7/12;H05B7/14 |
代理公司: | 河北省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陈建民 |
地址: | 050021***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冷 复合 电极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冷复合电极,属于冶金电弧炉电极装置。
目前,在电弧炉冶炼中,普遍使用的是石墨电极,由于石墨电极在冶炼中易产生高温自身氧化,以及易断裂,所以石墨电极的消耗较高,现有电弧炉炼一吨钢消耗石墨电极8-12公斤。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缺点,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制作方便、可使电弧炉炼钢大幅度降低石墨电极的消耗,并且能够解决石墨电极易断裂的新型水冷复合电极。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它由金属电极和石墨电极组成,金属电极为圆筒状,并且设有环形水套,在环形水套顶部的相对位置处设有进水管和出水管,金属电极的下端为圆锥形凹腔,石墨电极为圆柱状,石墨电极的上端设有与金属电极下端的圆锥形凹腔相配合的圆锥凸台,二者之间为紧配合。
石墨电极由上、下两段组成,其上段石墨电极的下端设有与金属电极下端相同尺寸的圆锥形凹腔,与下段上端的圆锥凸台相配合,在二者配合处用圆柱石墨销固定。
在电弧炉冶炼过程中,水流通过金属电极的环形水套,一方面,由于冷却水的作用,金属电极不膨胀,而石墨电极受热膨胀,使得二者的导电面配合更加紧密,它们之间的接触电阻大大减少,避免了金属电极和石墨电极之间的打火现象,从而不损坏金属电极;另一方面,由于水的冷却作用,使石墨电极得到了充分的冷却,大幅度降低石墨电极氧化烧损。另外,由于采用圆锥台和圆锥形凹腔相配合的结构,较好的解决了石墨电极的断裂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结构简单、制作方便,可使电弧炉炼钢大幅度降低石墨电极的消耗,使用水冷复合电极炼一吨钢消耗石墨电极仅为5公斤,与使用一般石墨电极相比,可节省石墨电极30-50%,并且彻底解决石墨电极断裂问题,此外还能使石墨电极得到充分的利用。
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由图可知,一种水冷复合电极,它由金属电极(1)和石墨电极(2)组成,金属电极(1)为圆筒状,并且设有环形水套(7),在环形水套(7)顶部的相对位置处设有进水管(3)和出水管(4),金属电极(1)的下端为圆锥形凹腔,石墨电极(2)为圆柱状,石墨电极(2)的上端设有与金属电极下端的圆锥形凹腔相配合的圆锥凸台,二者之间为紧配合。
石墨电极(2)由上、下两段组成,其上段石墨电极的下端设有与金属电极下端相同尺寸的圆锥形凹腔,其下段石墨电极的上端设有与上段石墨电极下端的圆锥形凹腔相配合的圆锥凸台,在二者配合处用圆柱石墨销固定。
金属电极(1)与石墨电极(2)用螺杆(5)固定联接,螺杆(5)的下端与石墨电极上端的圆锥凸台为螺纹联接,螺杆(5)的上端通过螺母固定在金属电极的顶部。
进水管(3)伸入金属电极的环形水腔(7)的底部,出水管(4)的下端位于环形水腔(7)的上端处。
金属电极(1)的上部外侧设有限位器(6)。
限位器(6)的作用是控制水冷电极的高度,使金属电极不会浸入钢液中。
石墨电极采用上下两段的作用是当下段石墨电极消耗完后,上段石墨电极经修整后可当作下段石墨电极使用,这样,使石墨电极得到了充分利用。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是石墨电极(2)不采用两段结构而采用一段结构,同样能达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石家庄市昌安铸造研究所,未经石家庄市昌安铸造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622273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圆编针织机的送纱装置
- 下一篇:防伪瓶外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