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网球抛球装置无效
申请号: | 96222872.9 | 申请日: | 1996-09-04 |
公开(公告)号: | CN2265835Y | 公开(公告)日: | 1997-10-29 |
发明(设计)人: | 王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荣 |
主分类号: | A63B69/38 | 分类号: | A63B69/38 |
代理公司: | 大兴县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高云瑞,绳立成 |
地址: | 100011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网球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属于体育用品领域,涉及一种网球抛球装置。
现在网球运动已为不少人爱好和想往,对于专业运动员来讲,专门训练时,需两人对打,且运动量较大,尤其是接发球训练,就更不方便了,为检球而浪费大量训练时间;对大多数普通人来说,由于场地限制,网球运动则更是可望而不可及。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网球抛球装置,由支架和球网以及主机组成,球网挂在支架上,并有球袋接主机入球口,网的高度及开口尺寸与网球场地的尺寸成比例,主机能连续自动收抛球,当回球落入网内进入主机、视为有效,否则为无效、出界或未过网,回球进入主机后,可再次自动抛出,如此循环不已。即适用于专业运动员的基本功训练,也因场地适用面广而适用于普遍人娱乐健身。
本实用新型具体方案如下:由支架、球网及主机组成:
支架包括后框1、前框2,均为矩形,二者顶边铰链在一起,还有拉紧索3,两端系在后框1,前框2的下部;球网包括网袋4,网被5,二者连为一体,网袋4呈水平状的上口并与后框1、前框2开口状系在一起,且横向宽度与网被5的宽度相等,网袋4收缩后的下口通过系网孔9与机壳6的入球口41的周边系在一起;网被5依给定宽度和高度从下向上张紧状系在后框1上,网袋4上口水平高度及宽度、网被5的高度及宽度均可调;主机机壳6由相互固定在一起的前面板7,后身兼导球板8,顶板11,左侧板12,右侧板13组成,其顶面后部有入球口41;前面板7中央部位有出球口21;后身兼导球板8,其上部从入球口41处起,先垂直向下,而后呈孤状前伸,前端部中央有弹簧片14,可拆性固定在其上,弹簧片14另一端紧压在轨道板15上;入球口41的四周边各板靠近上边沿有系网孔9均布;左侧板12,右侧板13拦腰各有一个大轴孔,靠底边各有一个小轴孔,相互对应于同一方位,右侧板13外侧下部固定有电机座31,均与有关转动部件相对应;轨道板15位于机壳6内与导球通道衔接,与抛球轮22外园面之间有一处最小距离,此距离必须小于网球42直径,其整体按一定角度前伸,正对出球口21,两侧边向上折起,与左侧板12,右侧板13可拆性固定在一起;抛球轮22,位于机壳6内,固定在大轴27上,其外园面与后身兼导球板8及左侧板12,右侧板13共同组成导球通道,大轴27两端穿过大轴孔并与左侧板12、右侧板13呈旋转性铰链,大轴27右端固定有皮带轮26,通过传动皮带28与固定在电机30轴端的皮带轮29铰链,电机30可拆性固定在电机座31上,接有电源线34及启动开关35,外罩36位于右侧板13外并可拆性固定在其上,启动开关35装在外罩36上;后底板37,固定在左侧板12及右侧板13下边后端,其两端各有一个后脚38;前底板39,固定在左侧板12及右侧板13下边前端,其两端各有一个前脚40,其高度可调。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之处在于:主机采用旋转摩擦桥挤压式可连续自动地收及抛球,抛出的球为旋转球,抛球速度,落点距离、力度等有一定的隋机性,而且抛球质量较高,同时抛球角度、方位、速度及时间间隔均可调,故特别适用于专业运动员的基本功训练。省去3到处检球的麻烦,能充分利用训练时间,另外由于体积小,重量轻、便于携带,适用场地面宽,交直流电源两用,可以野外使用等特点,因此也适用于普通人娱乐和健身,有利于普及网球运动。
附图1:总装简图;附图2:主机正视图,
附图3:A-A剖图;附图4:主机俯视图;
附图5:B-B剖图;
实施例:结合附图,进一步详加说明,尺寸单位:毫米。
基本尺寸为:打开支好后框1,前框2组成的支架,系上球网后,网被5的宽度及其最高位水平线距地面垂直高度均为2000,网袋4的呈水平状的上口距地面垂直高度为1070,主机最大几何尺寸;长×宽×高为250×210×270;
机壳6的左侧板12,右侧板13拦腰大轴孔外侧有固定在其上的轴承座32各一个,抛球轮22通过球形键式与大轴27固定在一起;大轴27与左侧板12,右侧板13轴承式连接;轴承24位于轴承座32内,并定位在大轴27上;弹簧锁圈兼盖板25位于轴承24的外端面,卡在轴承座32内;压簧33一个,套在大轴27上,位于左侧板12与抛球轮22之间;大轴27上有钭键槽,抛球轮22内孔右侧有矩形开口,与球键23共同组成球形键。
轨道板15为可调式,其后端底边下靠两端各固定一个轴套16,小轴17穿过其内铰链,小轴17两端穿过左侧板12及右侧板13的小轴孔,并通过位于两端的弹簧锁圈18定位后与其铰链在一起;前面板7下部靠底边附近有一开孔,外侧固定一个螺母20,螺纹顶杆19与螺母20配套,拧入其中,穿过前面板7,顶在轨道板15的底面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荣,未经王荣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622287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