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组合匹配式人工髋关节无效
申请号: | 96223211.4 | 申请日: | 1996-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2285640Y | 公开(公告)日: | 1998-07-08 |
发明(设计)人: | 戴克戎;王成焘;姚振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交通大学;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F2/32 | 分类号: | A61F2/32 |
代理公司: | 上海交通大学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锡麟 |
地址: | 200030***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组合 匹配 人工 髋关节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一种人工髋关节,尤其是一种组合匹配式人工髋关节,属于人类生活必需的保健类中的假肢体领域。
已有技术中的组合匹配式人工髋关节技术发展很快,大多在手术中用髓腔锉预先在骨内扩大和修整髓腔,再将人工关节插入,之后,通过界面部位骨的生长,或用骨水泥填充实现固定。所有人工髋关节的结构参数都由企业通过规格化和系列化加以定型,相关企业难以处理规格多而产生大量存积,规格少又形成影响合适产品与病人相配难的矛盾。最近发展的先进手段是利用CAD、CAM技术为患者快速置备一种与之相配的人工关节,但又因其单一定制,而高出普通关节费用的6-10倍,阻碍了临床的推广。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已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新的组合匹配式人工髋关节,以解决供需矛盾和价格昂贵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为整体分为三个与髋部位匹配的区段和一球头。
(1)关节柄远段,为圆柱直杆状,置于股骨髓腔内,在手术中先由已确定了系列化的髓腔钻对股骨髓腔钻直孔,孔径值的确定根据股骨内壁最小损伤和关节柄与腔壁最大贴合原则,然后选择直径匹配的人工关节柄远段。
(2)关节柄近段,位于人工关节柄远段的上部位置,其形状大小的确定利用分层关节柄截面与股骨髓腔最佳充满形状的原则,其分层层面可控制在0.2-0.5mm。在手术中先用一把与关节柄近段形状一致的髓腔锉做好髓腔,然后将关节柄近段置入髓腔。
(3)头颈区段和球头,位于关节柄近段上部位置,与骨盆上的人工髋臼相配合,颈的形状为圆锥体形,球头与圆锥体小头紧配合,它们尺寸的确定根据三维造型结果,拟合天然关节解剖结构,确定出恢复最大功能的球头直径,头颈区段的颈长、颈前倾角、颈干角等数。
本实用新型具有显著优点,利用针对局部匹配,实现局部系列化,进而实现本实用新型既能满足患者实际需要,又大大降低了器械成本及临床消耗,具有很强的实用价值。
以下将结合附图以本实用新型的特征进一步描述:
图1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主要包括关节柄远段1、关节柄近段2、头颈区段3以及球头4,关节柄远段1、关节柄近段2、头颈区段3是一个整体,关节柄近段2位于关节柄远段1和头颈区段3之间,头颈区段3是一圆锥体,球头4与头颈区段3圆锥体小头配合,并通过圆锥体的自锁角紧配合。
关节柄远段3为圆柱直杆状;关节柄近段2的形状大小由分层关节柄截面与股骨髓腔最佳充满形状的原则确定,分层层面间距可控制在0.2-0.5mm;头颈区段3和球头4根据三维造型结果,拟合天然关节解剖结构,确定出恢复最大功能的球头4直径,头颈区段3的颈长颈前倾角、颈干角等参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交通大学;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未经上海交通大学;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第九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622321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