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化工气体综合吸收塔无效
申请号: | 96223446.X | 申请日: | 1996-08-14 |
公开(公告)号: | CN2278522Y | 公开(公告)日: | 1998-04-15 |
发明(设计)人: | 冯圣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冯圣君 |
主分类号: | B01D53/18 | 分类号: | B01D53/18 |
代理公司: | 江苏省南通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葛雷 |
地址: | 226008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化工 气体 综合 吸收塔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化工气体处理装置。
现在的化工生产过程中,产气的尾气,需分别经一级、二级降膜吸收塔和尾气填料塔三个工艺程序处理,整套处理设备联结管道多,操作复杂,易产生泄漏。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易操作,不易泄漏的化工气体综合吸收塔。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一种化工气体综合吸收塔,其与现有技术的不同之处是:包括填料吸收部件,填料吸收部件下方连接降膜吸收部件,降膜吸收部件与冷却部件连接,冷却部件下方与气液分离部件连接,气液分离部件与降膜吸收部件通过气管连接。
填料吸收部件包括非金属(如浸渍不透性石墨)筒体,筒体顶部开有真空接管口,筒体内装与吸收液进口连接的喷淋管,筒体中充填非金属填料(可以是石墨或陶瓷、聚丙烯等),填料吸收部件与降膜吸收部件之间装有石墨筛板。
降膜吸收部件包括非金属筒体(如石墨等),筒体上开有气体进口和排空管口,筒体内装石墨稳压分配环、溢流管,与下方冷却部件顶部的石墨管相对应。
冷却部件包括外壳,外壳内装有石墨介质通道,固定和浮动管板分别装于外壳的顶部和底部,外壳上开设冷却水进口、出口,壳体内装折流板。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结构结凑,强度大,生产效率高,易于控制,具有极高的吸收、冷却综合容积效率,与现有技术中采用一级、二级降膜吸收器、加填料塔吸收相比,大大简化了生产工艺流程,节约投资,有效地防止泄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图。
一种化工气体综合吸收塔,包括填料吸收部件,填料吸收部件包括筒体1,筒体1顶部开有真空接管口2,筒体1内装有与吸收液进口3连接的喷淋管4,筒体1中还充填石墨填料(当然,也可以充填陶瓷或聚丙烯等非金属填料),填料吸收部件下方与降膜吸收部件连接,上述二部件之间装有石墨筛板5,降膜吸收部件的筒体6与填料吸收部件的筒体1连成一体。筒体6上开有气体进口7、排空管口8、筒体内装石墨稳压环9,以及膜式溢流管10,与下方冷却部件顶部的石墨管11(石墨块介质通道)相对应。降膜吸收部件下方与冷却部件连接,冷却部件包括外壳12,外壳12上开有冷却水进口13,冷却水出口14,外壳内装折流板15,固定管板18和浮动管板19分别装于外壳12的顶部和底部。冷却部件下方与气液分离器16连接,气液分离器16与降膜吸收部件之间装有通气管17。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是:冷却水自冷却水进口13进入,出口14流出,同时吸收液(稀酸或水)自吸收液进口3进入喷淋管4,化工气体自化工气体进口7进入,经降膜式平衡吸收,通过溢流管10进入石墨管11,经冷却部件冷却变为成品酸,少量未被吸收的气体在底部气液分离器16内分离,再经通气管17,在真空负压的作用下,上行进入上部填料内,在吸收液的喷淋下再吸收,然后在中部稳压环9的作用下被均匀地分布在降膜吸收部件四壁,与进入的化工气体在中部形成降膜式平衡吸收,如此循环,成品酸可达到理想的浓度,而没有气体排空,达到综合吸收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冯圣君,未经冯圣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622344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无机玻璃钢电缆保护装置
- 下一篇:冷暖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