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捕泥鳅黄鳝的笼具无效
申请号: | 96223650.0 | 申请日: | 1996-09-10 |
公开(公告)号: | CN2254630Y | 公开(公告)日: | 1997-05-28 |
发明(设计)人: | 吴孝顺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孝顺 |
主分类号: | A01K69/08 | 分类号: | A01K69/08 |
代理公司: | 徐州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胡亚辉 |
地址: | 221135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泥鳅 黄鳝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捕鱼工具,具体的说是一种捕鱼笼具
目前,人们捕捉泥鳅、黄鳝所采用的笼具,是用竹子、芦苇等编制成的,其形状有“人”字形、“工”字形等,该笼具自身重量轻易浮出水面。用石块压制时其笼具使用寿命短,由于笼具的结构使其捕泥鳅黄鳝少,12小时一只笼子最多能捕1-3两泥鳅、黄鳝。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自身重量重不易浮出水面,使用寿命长且捕泥鳅、黄鳝多的捕泥鳅、黄鳝的笼具。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该笼具有一下笼,下笼有下笼骨架,在下笼骨架上连接有下笼网,在下笼邦一周均布有四个下笼倒须口,四个下笼倒须口各连接一下笼倒须,在下笼的上端连接有上笼,上笼有上笼骨架,上笼骨架上连接有上笼网,在上笼和下笼之间连接有竹片网,竹片网上连接竹片倒须。
上述方案中,由于该笼具是由骨架和笼网组成,所以笼具自身重量重、不易浮出水面,使用寿命长;由于该笼具是由上笼和下笼叠加而成,使进入下笼的泥鳅、黄鳝很快再进入上笼,故不影响下笼再进入泥鳅、黄鳝,所以该笼具捕泥鳅、黄鳝多,12小时可捕捉2-3斤。该笼具结构简单,笼具使用寿命长,可在复杂的水域捕鱼,且捕鱼多,所捕的鱼新鲜。
下面根据附图结合实施例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图。
笼具为圆柱体,由上笼和下笼组合而成,下笼骨架6是由Φ8钢筋围成的圆圈,共两个圆圈直径60厘米,在圆周上连接有均布的四根竖立的钢筋,钢筋高20厘米,形成圆柱体,竖立的钢筋向下凸出圆柱体2厘米。在下笼的底和圆柱体侧面连接有下笼网4,下笼网4是由竹片编织而成。在下笼侧面的下部,一周均布四个下笼倒须口5,下笼倒须口5各连接一个向心的下笼倒须9,倒须口前口直径7厘米,后口直径2厘米,倒须长12厘米。在下笼的上端连接有上笼,上笼骨架2是由Φ8钢筋围成的圆圈,共两个圆圈直径60厘米,在圆周上连接有均布的四根竖立的钢筋,钢筋高30厘米,形成圆柱体,竖立的钢筋向上凸出圆柱体2厘米,在上笼盖1和圆柱侧面连接有上笼网3,上笼网3是由竹片编织而成。在上笼和下笼之间安装有竹片网8,竹片网8由竹片编织而成,竹片直径58厘米,在竹片网8的中心位置连接有一向上的竹片倒须。
使用时,在下笼底放置诱饵,用纱布将诱饵盖上,再将竹片网8安装在下笼上端,再放上笼,在上笼和下笼凸出圆柱体的钢筋上,用钢丝将其固定,投入水中,保持上笼1/3露出水面,即可捕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孝顺,未经吴孝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622365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导线器的导线头装置
- 下一篇:支撑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