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汽车电子脉冲多火花点火器无效
申请号: | 96224071.0 | 申请日: | 1996-11-21 |
公开(公告)号: | CN2292910Y | 公开(公告)日: | 1998-09-30 |
发明(设计)人: | 李成君;李劲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成君;李劲 |
主分类号: | F02P3/045 | 分类号: | F02P3/045 |
代理公司: | 四川省专利服务中心 | 代理人: | 冯忠亮 |
地址: | 61133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电子 脉冲 火花 点火器 | ||
本实用新型与汽车蓄电池点火装置有关。
已有的汽车电磁振荡点火装置,由电源,点火线圈,分电器和火花塞组成。电磁振荡器的线圈并联于点火线圈的初级。电磁振荡线圈的接点通过触点接电源负极。触点由固定触点和活动触点组成。当接通电源时,电流流经点火线圈的初级绕组和电磁振荡器的线圈,它们的电流都迅速增大,产生磁通在铁芯储能。当断电器触点在分电器凸轮的作用下断开时,点火线圈的磁通迅速衰减消失,在点火线圈的次级感应出高压电并接一定的点火次序使火花塞跳火,当电磁振荡器的线圈通电时,由于其铁芯产生磁力将触点弹簧吸下而使触点断开,并联回路被切断,磁力消失,依靠触点弹簧臂的弹力重新使触点闭合,电路又被接通,如此反复振动,点火能量较大,可产生连续多火花。但由于电磁振荡器采用触点开关,开关速度不能很快,而触点的磨损较大,使用寿命不长,工作不稳定。已有电磁振荡点火装置的结构复杂,制造成本高,体积较大。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体积小,成本低寿命长,在很短的时间内,可连续不断地产生脉冲高压电,点火能量高的汽车电子脉冲多火花点火器。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包括电源1,点火线圈2,分电器3和火花塞4。振荡电路5的输入端接电源1,输出端接晶体管开关电路6,点火线圈2的a端接电源1正极,b端一路接开关电路6的输出,一路通过分电器3接地。
所说的振荡电路为555时基集成电路,所说的晶体管开关电路6由晶体管T的基极通过电阻R4接555时基集成电路的输出,T的发射极接地,集电极通过电阻R5接点火线圈2的b端。
本实用新型的555时基集成电路为M-NE555或IC555或FX555或LC555或SC555,M-NE555集成块的4,8脚一路通过分压电阻R1接于点火线圈2的a端,一路通过电阻R2,R3,电容C1接地,M-NE555的6,7脚接于R3的两端,2脚接于R3,C1之间,1脚接地,3脚通过R4接于T的基极,5脚通过电容C2接地。
本实用新型在接通电路,分电器断电触点K闭合时,电流流经点火线圈的初级绕组,产生磁通在铁芯储能;当断电器触点K在分电器3的凸轮G的作用下断开时,点火线圈的磁通迅速消失,在次级绕组感应出高压电并按一定的点火顺序使火花塞跳火。同时点火线圈初级电流从a点经电阻R1输入电子振荡脉冲多火花点火器的振荡电路5,300Hz~500Hz频率的振荡电流从3脚经电阻R4流入晶体三极管T的基极,晶体管在输入脉冲信号的控制下时而饱和,时而截止,相当于开关时而接通,时而断开。当输入正脉冲时,晶体管饱和,相当于一个接通的开关,当输入一个负脉冲时,晶体管截止,相当于一个断开的开关。从而使T的集电极与发射极也以300Hz~500Hz的频率通与断,点火线圈初级电流的通断受到严格的控制,因此,点火线圈次级在断电器触点K断开向某一缸点火的时刻不断地产生连续不断的脉冲高压电,在火花塞的间隙间产生多火花效应,使点火能量大大提高。
本实用新型运用电子集成电路、晶体管无触点开关,开关速度极快,工作稳定,使用寿命长,制造容易。并可不改变原点火系统的基本结构,只将该点火器附加在原点火线圈上即可。本实用新型点火面积大,能量高,延续了点火时间,使发动机的动力性能,加速性能、节油、废气排放等指标得到综合改善。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体积小,成本低廉。
如下是本实用新型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路原理图。
如下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本实用新型由集成电路M-NE555与外围元件R1、R2、R3、C1、C2构成振荡电路,晶体三极管T-3DD171与外围元件R4、R5、C3构成脉冲开关电路,同蓄电池1、点火线圈2、分电器3、火花塞4组成电子脉冲多火花点火装置。晶体三极管T也可为3DD172,3DD167,3DD169,3DD175,3DD176,3DD12-T。断电器凸轮与分电器的分火头7装在同一轴上,断电器触点K可在凸轮G的作用下断开。本实用新型并联于点火线圈2的初级a、b两点,晶体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蓄电池负极)。电容C3与晶体三极管的集电极、发射极并联。
电容C3的功用是保护晶体三极管不被电压尖峰损坏。
R1的主要作用是分压阻流,使该振荡电路在合适的电压、电流下工作,使各电子元件不致发热而造成不正常工作状态甚至被损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成君;李劲,未经李成君;李劲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622407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移动电话充电增音免提一体器
- 下一篇:弹力丝包芯纱中心定位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