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子钥匙车锁无效
申请号: | 96224078.8 | 申请日: | 1996-11-21 |
公开(公告)号: | CN2299912Y | 公开(公告)日: | 1998-12-09 |
发明(设计)人: | 徐从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从清 |
主分类号: | E05B47/00 | 分类号: | E05B47/00 |
代理公司: | 四川高新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张澎 |
地址: | 612120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子 钥匙 | ||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动车防盗锁制造领域。
目前,机动车都采用传统机械式弹子锁控制点火开关的开、合,控制点火电路,从而使发动机不能正常工作,来达到防盗的目的(如图1所示)。
由于将点火开关与锁体一起设置在驾驶室或摩托车前部,而通过简单电路(A、B两导线)与点火电路相连,因此很容易被犯罪分子通过短接或断开A、B两线而“开锁”盗走车辆。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设计一种电子钥匙车锁,使盗贼无法以短接点火线路的方式窃车。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如下的设计实现的。
由控制点火电路开合的锁芯机构组成,电子锁芯主体电路1与点火电路2同置于一刚性防撬密闭腔体中3,控制锁芯主体电路的导线组引出密闭腔体,连接在与开锁电子钥匙5中相配合的钥匙槽6上。
采用了如上的设计后,若没有相符的电子钥匙,则锁芯主体电路始终给出相应的控制信号使点火电路不能点火,因为点火电路与锁芯主体电路被密闭地设在一起,盗贼无法以“短接”的方式窃车。
附图说明如下:
图1为现有技术的结构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路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案的电路图。
图5为图4方案的锁主体电路与点火电路的接口电路图。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作进一步的详述。
在图2中可看到,本实用新型的电子锁芯主体电路1与点火电路2同置于一刚性防撬密闭腔体3中,控制锁芯主体电路的导线组4引出密闭腔体,连接在与开锁电子钥匙5相配合的钥匙槽6上。只有电子钥匙插入钥匙槽后,才能使锁芯主体电路解除对点火电路点火限制状态。控制点火开关的断开或闭合,一般的情况下,钥匙槽6设置在汽车驾驶室或摩托车前部。实际上,锁主体电路与电子钥匙构成了一解码控制系统,钥匙插入钥匙槽向系统输入编码,锁主体电路进行判断是否有正确编码输入,输出不同信号控制点火电路(控制点火开关的断开或闭合),由于钥匙电路与主体电路的信号联系,不是简单的通断直流信号,而是采用机械或电子的编码控制主体电路,别人无法获知某辆车的编码方式,且编码组数量大,重号可能性小,因此可有效地起到防盗作用。
锁主体电路与钥匙电路的编解码方式根据需要可采用以下两种编解码方法。
一、根据钥匙电路对有关电路的通断(即以机械节点的方式)来进行编解码,在锁芯主体电路1a中任意选取两个以上的节点,将其断线抽头通过导线组4引至钥匙槽6a,相应的电子钥匙5a为使这些抽头形成短接的线段组,当没有接入钥匙或钥匙内解码不正确,主体电路中某些电路未接或接错,锁主体将输出信号使点火电路不能点火,只有钥匙内电路将主体内的有关电路接正确时,锁主体才输出信号使点火电路能正常点火,发动机才能正常正作,其电子电路图见图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从清,未经徐从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622407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旋动式冲模构造
- 下一篇:低温型等离子体发生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