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汽车摩托车新型无触点双音喇叭无效
申请号: | 96224175.X | 申请日: | 1996-12-06 |
公开(公告)号: | CN2283593Y | 公开(公告)日: | 1998-06-10 |
发明(设计)人: | 程立赜 | 申请(专利权)人: | 程立赜 |
主分类号: | B60Q5/00 | 分类号: | B60Q5/00 |
代理公司: | 重庆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刘小红,陈志生 |
地址: | 400039***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摩托车 新型 触点 双音 喇叭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摩托车新型无触点双音喇叭,它是一种车辆用的警示信号装置。
广泛的汽车摩托车喇叭是有触点的,触点要使用贵金属铂,由于铂的价高,且在使用过程中受电火花的频繁耗损,是一种易损件。采用铂的代用材料后,又要经常调整烧损的触点间隙,不然就报废换新,于是出现了元触点喇叭。现有的无触点喇叭,振荡放大后的电流变为磁能,再由电磁能变为机械能,使金属片、或纸盆、或塑料盆振动发音,能量经过几次转换,损耗大,费电,采用金属片除特别费电外,超过电源电压额定值过高过低时,电磁力随着电压的高低变动,使金属片的振动频率和振荡频率不同步,易产生扰振声或不响,纸盆喇叭不防潮,塑料盆喇叭在零下20℃以下将变脆,发音振动要破裂。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设计一种无触点,耗电低、无易损寿命长,音质不变、防潮、防振的汽车摩托车新型无触点双音喇叭。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摩托车新型无触点双音喇叭,有电源,放大电路,其特点是有一个振荡电路和由两只不同基波音频的压电陶瓷片并联构成的双音喇叭。振荡电路由SGZ07振荡器IC、电阻R1-R3,电容C1、C4、晶体三极管BG1组成振荡电路通过BG1的集电极输出送给放大电路。振荡电路也可由晶体三极管BG11-BG13、电阻R11-R17、电容C11-14组成,从BG13的集电极输出连接放大电路中BG2基极电容C2。双音喇叭分别装入由铁皮冲制的谐振音室,压电陶瓷片粘接于音室内,各有-一个谐振音室,并联连接于放大电路中变压点B的付边,一端接铜片,另一端接陶瓷片。
按本实用新型设计制造的汽车摩托车新型无触点双音喇叭,没有触点,不存在触点间隙调整、寿命长、省电、成本低、音质好,防潮、防振。
本实用新型有如下附图:
图1为SGZ07振荡器IC作振荡电路的汽车摩托车新型无触点双音喇叭的电路原理图。
图2为分立元件组成的振荡电路的汽车摩托车新型无触点双音喇叭的电路原理图。
图3为无触点双音喇叭的外形图。
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由SGZ07振荡器IC、电阻R1-R3、电容C1、C4、晶体三极管BG1组成的振荡电路的汽车摩托车新型无触点双音喇叭,电原理图如图1所示。从二极管D、电容C3输入作工作电源,R1为降压电阻,接于电源正与IC的1脚间控制输入,BG1的基极接于IC的11脚,从BG1的集电极输出,与放大电路中BG2的基极电容C2连接,调整C1、C4可进行振荡频率调整。放大电路由电容C2、电阻R4、R5、晶体三极管BG2、变压器B组成,B的原边为BG2的负载,接于BG2的集电极,B的付边接双音喇叭Y,付边一端接铜片,另一端接陶瓷片。图2所示为用分立元件组成振荡电路的汽车摩托车新型无触点双音喇叭的电路原理图,图中虚线框内所示为振荡电路,该电路由晶体三极管BG11-BG13、电阻R11-R17、电容C12-C14组成,从BG13的集电极输出与放大电路中BG2的基极电容C2,连接,其中由BG12、BG13、电阻R13-R17、电容C13、C14组成多谐振荡器,由BG11、电容C12、电阻R11、R12构成放大器,BG11的基极通过C12从BG12的集电极反馈,BG11进行放大,由BG11的集电极输出给多谐振荡器,增大放大作用二极管D,电容C3输入作工作电源,三极管BG2、电容C2、电阻R4、R5、R10、变压点B组成放大电路,B的付边两端接于双音喇叭Y。无触点双音喇叭的外形如图3所示,该喇叭由两只不同基波音频的压电陶瓷片并联组成,它是容性负载,电流的频率与发音的频率稳定同步,耗电低,它们各有一个由0.6~0.8mm铁皮冲制而成的谐振音室,压电陶瓷片粘接于音室内,并联连接于放大电路中变压器B的付边两端,一端接铜片,另一端接陶瓷片,音室外表光洁,镀锌或镀镍,A、B、C、D为四个出音孔,喇叭脚长度和弯度可按汽车摩托车的需要制作变动,按国家的基频标准,按一定比例,两只基频不同并联而成双音喇叭,与标准的音程配合,以低音基频为基准大三度基频比为4∶5,小三度基频比为5∶6,从而可生产多种的双音喇叭供选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程立赜,未经程立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622417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用手推搬运车
- 下一篇:装于便携式旅行车的座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