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效直流弧焊机无效
申请号: | 96224463.5 | 申请日: | 1996-08-20 |
公开(公告)号: | CN2286658Y | 公开(公告)日: | 1998-07-29 |
发明(设计)人: | 陈红颜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红颜 |
主分类号: | B23K9/00 | 分类号: | B23K9/00 |
代理公司: | 湖南省零陵地区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秦善生 |
地址: | 4250***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效 直流 弧焊机 | ||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金属焊接领域中使用的直流弧焊设备。
众所周知,目前所有的直流弧焊机或硅整流弧焊机普遍存在着无功因数大,效率低等弱点。中国专利91101070.X号公开的节能硅整流弧焊机虽然可以提高功率因数,但因其仍采用漏磁降压变压器,功率因数不可能达到理想值。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由漏抗较少的变压器提供电源,功率因数和效率都能大大提高的高效直流弧焊机。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将变压器的初级侧绕在山字形铁芯的内层,次级侧绕在外层,构成漏抗较少变压器。将变压器的次级侧分为两个绕组,一个主要用于引弧,其输出电压为60V~80V,它通过一个电容后,再经一桥式整流电路整流后向C1、C2提供高压充电电流;另一个主要用于提供工作电流,其输出的电压为24V~40V。从而,既提高了效率,又提高了功率因数。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电原理图。
在附图中,N1是变压器的初级绕组,N2、N3是变压器的次级绕组。减少变压器次级绕组N2的圈数,满足其输出电压在24V~40V之间。L1、L2、L3是电抗器,C1、C2、C3是电容器,D1、D2、D3、D4、D5、D6为硅整流元件。L1的一端和L2的一端连接后与N2的一端相接,L1的另一端与C1的一端连接。C1的另一端与D1的正端相接后再接地,D1的负端与D2的正端相接后再与N2的另一端相接,D2的负端与C2的一端相接后作为输出端与L3的一端相接。C2的另一端与L2的另一端相接。其中,C1、C2、D1、D2组成全波倍压整流电路。C1、C2由多个电容器并联而成,本实用新型工作电流的大小是靠改变C1、C2的容量来调节的。L1、L2的作用是限制C1、C2的充、放电电流。当N2中的电流向上(即正半周)时,电流通过L1、D1对C1充电;当N2中的电流向下(即负半周)时,电流通过D2、L2对C2进行充电。工作时,正半周的电压通过L2叠加C2上的电压后通过L3、D1提供焊接电流,负半周时C1上的电压通过L1叠加N2上的电压通过D2、L3提供焊接电流。由于C1、C2在放电的瞬间,电流较大,因而起弧容易。电抗器L3主要是对脉动直流进行平滑滤波。当然,不要L3也是可以的。N3与C3、D3~D6一起共同组成高压引弧电源。其中,C3是用来限制电流的。高压引弧电源的输出端与D2的负端与C2的一端相接后构成的输出端一起与L3的一端相接,L3的另一端与焊钳相接。
本实用新型既可做成如图所示的单相直流弧焊机,也可以做成三相的直流弧焊机,当做成三相直流弧焊机时,另两相的接线方法也如附图完全一样。这时,其实就等于在一台三相变压器上同时做成了三台单相直流弧焊机,它至少可满足三人同时进行电焊作业。只要变压器的容量足够大,每一台单相直流弧焊机还可并接多个全波倍压整流电路,每增加一个全波倍压整流电路,就可以多满足一人同时进行焊接作业。
使用本实用新型可将功率因数提高到0.98,总效率可达96%以上,工作时引弧容易,焊缝平整,可广泛适用于大、中、小各类企业对不锈钢、铁、铜等金属的焊接作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红颜,未经陈红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622446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雨伞盛水器
- 下一篇:热电偶参比端0℃恒温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