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液压缸压力补偿密封装置无效
申请号: | 96226342.7 | 申请日: | 1996-05-22 |
公开(公告)号: | CN2262137Y | 公开(公告)日: | 1997-09-10 |
发明(设计)人: | 李杰;齐洪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杰 |
主分类号: | F16J9/02 | 分类号: | F16J9/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17006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液压缸 压力 补偿 密封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液压设备,特别是一种具有截面为L和O形的密封圈的压力补偿密封装置。
为了提高液压设备的密封性能,延长密封件的使用寿命,近几年来相继出现了各种液压缸压力补偿密封装置,如中国专利ZL95230717、0号公开了一种“液压缸压力自补偿浮动式密封装置”,它是将一个密封圈置于端部开有油道的密封槽内,密封槽的宽度和深度分别大于密封圈截面的宽度和厚度,从而使密封圈在槽内呈浮动状态,依靠油压对密封圈正面和底面的作用,使密封圈的密封性能提高,使用寿名延长。这种浮动式压力补偿密封装置在使用过程中存在一个缺点,就是在静态(无油压)时,由于密封圈在槽内可轴向活动,使液压油可通过槽的后壁渗漏,这种渗漏对活塞密封影响不大,但用于液压缸端部的活塞杆密封就会引起液压油向缸外渗漏,造成跑冒滴漏现象。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加以改进,提供一种工作时保留压力补偿功能,静态时又不会漏油的液压缸压力补偿密封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液压缸压力补偿密封装置,其密封圈是由截面分别为O形和L形的两部分密封体连成一体构成的,其中截面为O形的部分与液压缸密封面(缸壁或活塞杆表面)相贴紧,截面为L形的部分分别与密封槽的整个槽底和后壁相贴紧。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液压缸密封装置,其密封圈截面为O形的部分保留了上述现有技术的压力补偿密封性能,而其截面为L形的部分不仅在工作时起到进一步加强密封性能的作用,尤其在静态时可保证密封圈在密封槽内不活动,起到静态密封作用,从而杜绝静态漏油现象。
附图给出本实用新型的两个实施例。
图1为实施例1-本实用新型用于活塞密封的结构和安装剖示图;
图2为实施例2-本实用新型用于活塞杆密封的结构和安装剖示图。
参照图1,本实用新型用于活塞密封时,密封槽2开在活塞1的两端,密封槽外侧开有环形油道3,密封槽内安装的密封圈,其截面为O型的部分4的外径大于油缸8内径,从而使其紧贴油缸内壁,截面为L形部分6内径小于密封槽底径,底部宽度与密封槽槽底宽度一致,从而保证其紧贴槽底,二者由厚度和高度分别小于O形圈半径的连接部分5连成一体。工作时,液压油通过油道进入密封槽,压力传给密封槽与油接触的表面,油压越高,密封圈与工件贴的越紧,密封效果越好,即使密封圈截面为O形部分在一定范围内有所磨损,靠压力补偿仍可保持较好的密封性能,起到压力补偿密封的作用;而在静态时,密封圈的L形部分仍紧紧贴靠密封槽底面和后壁,使密封圈在槽内不能活动,液压油就不能通过活塞相互串通,达到静态不漏油目的。图中7为导向带,9为活塞杆。
参照图2,本实用新型用于活塞杆密封时,密封槽13开在位于油缸16端部的杆封体15内侧,由环形油道12使其与油缸相通,密封圈截面为O形的部分11内径小于活塞杆10的外径,截面为L形的部分14外径大于密封槽底径,底部宽度与密封槽底宽一致,二者由厚度和高度分别小于0形圈半径的连接部分18连成一体,其压力补偿密封原理与实施例1相同,可保证静态时油缸不漏油。图中17为导向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杰,未经李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622634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弹性密封蝶阀
- 下一篇:无碎片脱落的非闭合环槽型爆破片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