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可调式骨折加压螺纹钉无效
申请号: | 96227012.1 | 申请日: | 1996-01-08 |
公开(公告)号: | CN2292528Y | 公开(公告)日: | 1998-09-30 |
发明(设计)人: | 时继东;吕秀芝;张凯;倪庆宾 | 申请(专利权)人: | 时继东 |
主分类号: | A61B17/76 | 分类号: | A61B17/76;A61B17/6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1000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调式 骨折 加压 螺纹 | ||
我们发明的可调式骨折加压螺纹钉是一种骨外科治疗骨折的专用器械,专门治疗肱骨内、外髁、髁上骨折及关节周围不同类型的骨折。
目前临床上治疗上述骨折,普遍使用双克氏针或普通不锈钢螺丝钉内固定。二者均需切开皮肤行骨折复位后再将克氏针或螺丝钉穿过骨折端达到固定目的,而且普通螺丝钉固定前需先用钻头钻孔,然后将螺丝钉顺孔旋入,加重了骨骺的损伤。骨折愈和后,二者均需再次手术切开取钉。但实践证明,克氏针及螺丝固定不牢固,往往需要外加石膏固定。即使如此,仍有一部分患者术后出现骨折端分离及骨折块旋转,使骨折面失去平整,导致了创伤性关节炎。此外长时间石膏外固定易致关节内粘连、肌肉萎缩、关节僵直等并发症。
发明的这种可调式加压螺纹钉是为骨外科提供了一种不需要手术即可对骨折进行复位和固定的新型器械。现结合实例及符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图1是本发明的一种左视图。
图2是本发明的一种主视图。
图3是本发明的一种右视图。
参照图1、图2、图3,可调式骨折加压螺纹钉是由钉头[1]、钉体[2]、钉座[3]和钉尾[4]构成一体。用不锈钢材料制成。前端部分为钉头[1],钉头[1]设计成锥角为15-80度夹角的三棱锥形,与钉头[1]相连的是钉体[2],钉体[2]上设计加工前端有螺纹、后端无螺纹,螺纹的螺距为1-2毫米。与钉体[2]相连的凸台部分是钉座[3],钉座[3]的形状设计加工成一锥形体,钉座[3]突台的直径为5-12毫米。与钉座[3]相连是钉尾[4],在钉尾[4]设计加工上一个等边尺寸的正方形四棱体。以肱骨外髁骨折为例。手术时先用臂丛麻醉后,用旋入器(手摇钻改制)套紧钉尾[4]顺时针旋转可调式骨折加压螺纹钉,钉头[1]、钉体[2]、钉座[3]一同经皮肤旋入骨折块,方向与肱骨干纵轴呈45度角,钉头[1]部分达骨折对侧骨皮质,不断旋转加压,使骨折面严密对合。这时钉头[1]、钉体[2]旋入骨折近端,而钉座[3]留在骨折一端,钉尾[4]留在皮肤外。钉尾[4]除有取钉方便外,更重要的是术后近期可根据骨折对位情况随时调整的作用。经使用可调式骨折加压螺纹钉治疗的骨折,无需再进行石膏外固定。一周后开始功能锻炼。3周后X片见骨折愈合良好后逆时针旋转,可调式骨折加压螺纹钉螺纹钉即可退出,避免了二次手术减少了病人痛苦,经80余例临床使用,效果良好。
本器械有以下特点:无需开刀,直接经皮旋入进行骨折撬拨和加压内固定,具有组织损伤轻、疗效好,应用方便、易掌握、痛苦小,病人易接受等特点。螺纹钉体细,且具有自攻性能,对骨骺损伤小,尤其对儿童患者更为适宜。钉尾露在皮外,既便于调整加压、又便于取出,克服了用克氏针固定易退针的缺点,避免了二次手术。术后不需外固定,达到了早期功能锻炼,减少了后遗症发生的目的。
本器械适应症广,可用于多种类型的骨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时继东,未经时继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622701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