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次性防伪酒瓶无效
申请号: | 96227080.6 | 申请日: | 1996-01-16 |
公开(公告)号: | CN2256406Y | 公开(公告)日: | 1997-06-18 |
发明(设计)人: | 孔德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孔德鑫 |
主分类号: | B65D49/12 | 分类号: | B65D49/12 |
代理公司: | 山东专利法律事务所 | 代理人: | 刘春林 |
地址: | 2731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次性 防伪 酒瓶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液体包装容器,特别是涉及饮料、酒类等液体包装的防伪瓶。
为防止名牌饮料、酒类等产品被不法分子假冒,生产厂家普遍采取了贴防伪标记、加装防冒盖、高价回收包装瓶等种种手段。但防伪标记很快就会被不法分子盗印,虽然标记里的密码不一被全部翻印,但作为消费者来说难辩真伪。而防冒瓶盖仅仅从瓶盖本身改进,不法分子很容易通过收购瓶体,更换瓶盖来达到假冒目的。所以只有从一次性使用瓶体方向考虑,才能真正达到防伪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缺陷,设计一种开启时破坏瓶体,使其无法复原再用的一次性防伪瓶。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为:一次性防伪酒瓶,包括瓶体、瓶盖,瓶体的瓶嘴中部外侧有用于破坏瓶嘴的环形凹槽,瓶嘴内腔有密封塞,瓶盖上的挂钩与瓶嘴上部内壁上的环形凹槽配合固定连接;瓶嘴中部外侧的环形凹槽为与叉形开启器配合的斜形槽;密封塞在环形凹槽下面的一段与瓶嘴内腔壁贴合,密封塞顶盖为插接密封盖。
按照上述技术方案,瓶盖埋设在瓶嘴内,且其下部的挂钩与瓶嘴上部内壁上的环形凹槽配合,瓶盖无法取下,所以从更换瓶盖来达到假冒目的是不可能的。作为普通消费者来说,开启酒瓶时采取正确的方法,即用叉形开启器插入嘴的环形槽内,旋转开启器,有一定厚度的叉头旋转到环形槽的狭窄处将瓶嘴向上顶下,此时,破碎物由密封塞挡住,不会进入瓶体内,拨下密封塞的顶盖,该密封塞起到瓶嘴的作用向外倒酒。破坏的瓶体无法再用,达到了防伪目的。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瓶体上部示意图;
附图2为图1的剖视示意图;
附图3为瓶盖俯视图;
附图4为环形凹槽4展开示意图;
附图5为开启器示意图。
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描述:一次性防伪酒瓶,包括瓶体、瓶盖,瓶体5的瓶嘴中部外侧有用于开启瓶嘴的环形凹槽4,瓶嘴内腔有密封塞3,瓶盖1的花瓣形挂钩6与瓶嘴上部内壁的环形凹槽2配合固定连接;环形凹槽4为与叉形开启器配合的斜形槽;密封塞3在环形凹槽4下面的一段与瓶嘴内腔壁贴合,密封塞3顶盖为插接密封盖。该防伪瓶特别适用于玻璃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孔德鑫,未经孔德鑫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622708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