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无酒尾酿酒冷却器无效
申请号: | 96227284.1 | 申请日: | 1996-02-06 |
公开(公告)号: | CN2247176Y | 公开(公告)日: | 1997-02-12 |
发明(设计)人: | 萧立亮;萧立太;萧中华;萧新华;萧国麟 | 申请(专利权)人: | 萧立亮 |
主分类号: | C12G3/12 | 分类号: | C12G3/12 |
代理公司: | 泰安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高相杰 |
地址: | 27100***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无酒尾 酿酒 冷却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酿酒用蒸馏冷却设备,具体地说是一种无酒尾酿酒冷却器。
目前酿酒工艺中使用的冷却设备多采用铝或不锈钢为材料的套管间隙式冷却结构,在冷却过程中随着酒精气体的减少致使水汽所占比例加大,导致酒度浓度逐渐降低。在酒精度降至30%(v/v)以下时,剩余部分称为酒尾,酒尾已达不到产品标准质量要求,需进行回收,用酒尾蒸馏器进行二次蒸馏(有的厂家进行二次发酵),费时、费力,影响产量和酒的质量。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解决目前酿酒冷却器存在酒尾的问题,以提高酒的产量和质量。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将冷却与回收集于一体,即在原冷却器的内部加设塔馏器,塔馏器底部为加热器。在冷却器的出酒部位加设通往内部塔馏器的回流管道,管道上装有阀门。当出酒为高度酒时,阀门关闭,酒流出;当出酒为酒尾时,打开阀门,酒尾直接流回冷却器里到塔馏器底部。当酒尾积攒到一定数量后,加热器内通入水蒸汽进行重新加热蒸馏。二次蒸馏后的酒蒸汽上升又进入冷却器中进行冷却出酒。
该设备集冷却与酒尾回收为一体,原理科学、结构设计合理,工作前期是冷却器功能,工作后期是酒尾回收器功能,既节约了时间,又能节省能源,同时可提高酒的产量和质量。若以酒精度40%(v/v)以下为酒尾,一班次产生150斤酒尾计算,用本设备可多产出高度酒[65%(v/v)]92斤左右。可作为目前酿酒冷却器的换代产品。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剖面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沿A-A线的剖面图。
冷却器体1内部中间为塔馏器5,塔馏器5底部为加热器2;塔馏器5周围为一般的套管间隙冷却结构。整套设备由铝板或不锈钢板焊接而成,外形为圆形、方形均可。空心夹层21用来隔离冷却部分与蒸馏部分,以免互相影响。其工作过程为:冷水由冷却水入口3流入,通过下串水管4,上串水管9,充满冷却器体1内的多个冷却内管12内部及冷却外管13的外部,后由冷却水出口11流出;冷却内管12与冷却外管13之间为套管间隙14;冷却内管12的管径、尺寸、数量可根据厂家产量和需冷却面积而定;酒精蒸汽从酒蒸汽入口6进入冷却器,经金属网格7和上面托着的碎瓷片8(二者构成塔馏板)分馏提纯,进入多个套管间隙14中;酒精蒸汽在套管间隙14内经水冷却变为液体,向下汇集,经酒度计15从高度酒流出口16流出。排醛管10用来排出醛及其他杂质气体。通过观察酒度计15,当酒度降至30%(v/v)以下时(称酒尾)、打开阀门17,酒尾通过低度酒回流管18流回塔馏器5底部;当酒尾积攒到一定数量后,关闭阀门17,向加热器2内通入水蒸汽,加热器2上开有许多排气孔,蒸汽从排气孔喷出,由蒸汽排放口19排出;酒尾在热蒸汽的作用下,再变成酒精气体,沿塔馏器5的直管上升,经塔馏板分馏,进入冷却器部分,即进入套管间隙14内,再次冷却变成液体从高度酒流出口16流出。二次蒸馏后塔馏器内剩余水份由排水阀20排放。如此就形成一个冷却→回收→二次蒸馏→冷却的循环过程,出酒全为高度酒,达到了无酒尾的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萧立亮,未经萧立亮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622728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