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颚板抓斗的斗瓣无效
申请号: | 96227409.7 | 申请日: | 1996-03-21 |
公开(公告)号: | CN2263644Y | 公开(公告)日: | 1997-10-01 |
发明(设计)人: | 张庆文;刘典仁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市四方港埠工具厂 |
主分类号: | B66C1/58 | 分类号: | B66C1/58 |
代理公司: | 青岛市专利服务中心 | 代理人: | 韩振东 |
地址: | 266042***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颚板 抓斗 | ||
本实用新型涉及起重吊装散货的抓斗的改进,尤其是一种多颚板抓斗的斗瓣,其属于作业运输机械技术领域。
在装卸较大容重和较大粒度散货时,一般都使用多颚板抓斗。该抓斗一般有上梁,撑杆,中梁,颚板,斗瓣组成。由多颚板控制各斗瓣张开、闭合抓取散货。然而在抓取货物时,各斗瓣经常受到碰撞而引起斗瓣边缘弯曲变形,从而造成斗瓣间闭合不严,抓货撒漏现象发生。为克服此现象,有的抓斗是采用加厚整体斗瓣的板厚,这样势必增加自重,而减少抓货量。有的抓斗是采用在各斗瓣内壁增设筋板,这样也有碰撞损坏各斗瓣边缘现象发生,而且也势必减少抓斗斗容,各内筋板面还可能夹卡物料而使各斗瓣闭合不严。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解决多颚板抓斗的斗瓣强度不够,而造成斗瓣间闭合不严,抓货撒漏的问题。设计一种新型的斗瓣,该斗瓣要具有瓣板较薄,自重轻,但斗容大,抗碰撞,不变形的特点,尤其要增加斗瓣边缘抗弯曲变形的能力,减少斗瓣边缘直接受撞的可能,提高抓斗的装卸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由以下技术方案完成的,设计了一种多颚板抓斗的斗瓣,其呈部分球缺弧面形,在该弧面外壁中心弧线处固定有颚板刀梁,在该弧面外壁两侧边缘处,顺该弧面固定有立筋板。
本颚板抓斗的斗瓣,所述的立筋板,其距部分球缺弧面边缘的距离在0-150mm,即两相邻斗瓣闭合边缘缝线两侧的立筋板间相距τ为0-300mm。
本多颚板抓斗的斗瓣,所述的立筋板,其板厚δ为:4-40mm,其板高h为:5-150mm。
本实用新型的斗瓣,其优点在于:由于采用立筋板的合理截面,因截面模量W显著增加,使斗瓣边缘承受的最大弯矩显著增加,从而使斗瓣边缘抗碰撞弯曲变形能力效果显著加强。由于立筋板设在斗瓣外壁,-是可避免斗瓣内筋板间因抓取块状物料而造成斗瓣边缘闭合不严而抓货撒漏的现象发生;二是抓斗抓取货物出舱发生碰撞时,首先与所碰撞物接触的是所加的外壁立筋板,而不是斗瓣本身。这样就起到保护斗瓣球缺弧面不受直接碰撞的作用。所加立筋板除了增强斗瓣的强度外,还具有缓冲碰撞的作用,减少斗瓣所受碰撞力,达到了设计目的。本斗瓣结构可以提高抓斗的工作效率,在减薄斗瓣厚度,减轻抓斗自重,增大斗容,保证多颚板抓斗的正常抓取闭合严密的性能。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结合附图进一步描述说明如下:如图所示,
图1为:多颚板抓斗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多颚板抓斗的斗瓣的主视图。
图3为:多颚板抓斗的斗瓣的剖视图(图2的A-A视图)。
制成的一只十吨六瓣矿石抓斗,如图1所示,部分球缺弧面形的斗瓣4固定在颚板刀架6上。诸颚板7汇聚在中梁4上,而诸颚板7的拐角处连接有撑杆2,诸撑杆2还汇集在上梁1上,构成可张开,闭合的多颚板抓斗。本抓斗改进的是在诸斗瓣弧面上焊接设有立筋板5,以增强斗瓣的强度。
本斗瓣4上的两侧边缘处的立筋板5设置具体位置关系如图2、图3所示。在球缺弧面形的各斗瓣4间的闭合边缘缝线8两侧相距τ为50mm处设置立筋板5。该板5的板厚δ为16mm,其板高h为45mm。诸斗瓣4的板厚δ由16mm可减为14mm;抓斗自重由4.4吨,减少为4吨,斗容由1.9m3增加为2.4m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市四方港埠工具厂,未经青岛市四方港埠工具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622740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蓄能型空调器
- 下一篇:步进送料式电阻接脚切断弯折成型机结构改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