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管式电收尘器无效
申请号: | 96227830.0 | 申请日: | 1996-05-13 |
公开(公告)号: | CN2288350Y | 公开(公告)日: | 1998-08-19 |
发明(设计)人: | 姜秀君;张云芝 | 申请(专利权)人: | 姜秀君 |
主分类号: | F23J3/00 | 分类号: | F23J3/00 |
代理公司: | 山东省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赵佳民 |
地址: | 255010 山东省淄***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管式电 收尘 | ||
本实用新型属于锅炉配套产品,特别涉及的是烟道除尘设备管式电收尘器。
普通立管式电收尘器的本体结构形式,有的是在立管内采用两根放电极有的采用三根放电极,还有的是采用4根放电极,但是,无论采用几根放电极,其立管内电场的分布都是不均匀的,几根放电极的中间部位都是空白区,这样一方面造成了管体即收尘器极板的电流密度极不均匀,严重影响了立管式电收尘效率,另一方面由于形成电晕空白区,通过该区的含尘气流粉尘未能荷电,达不到收尘效果,因为只有荷电尘粒通过电场时,在电场力的作用下才能达到尘气分离的效果;因此电晕空白区降低了收尘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克服上述缺点,尽量减少电晕空白区的使放电极呈正三角形分别置于三管体中心的管束集合并联结构的具有良好的电场性能,收尘效率高的管式电收尘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结合附图说明如下:
一种管式电收尘器,包括管体、放电极、集尘斗、进气口、汇气室、出气口,其具体结构特点为:
①三根平行的放电极6呈正三角形分布于三个平行管体7中;放电极的上端分别通过绝缘锥套8挂接在支撑板10上,支撑板10通过三只柱式绝缘子9支撑固定在汇气室15的顶板上;三根放电极6的下端与正三角形固定架5连接,固定架5的下面是三根电极6的汇合点,此点下用套环悬挂重锤2 ;
②三个管体7的上端与汇气室15的下底板连通;三管体7的下端与集尘斗1的顶板连通。
上面所述的管式电收尘器,其集尘斗1的上部开设有一个切向进气口17。
上述的管式电收尘器,其汇气室15的顶板边缘向上设有封闭式锥形外壳绝缘室罩14;支撑板10就位于绝缘室罩14中。
上述管式收尘器,其集尘斗1是一个以上面顶为园的上大下小的锥形壳体,集尘斗1的下端设有排灰口18;固定架5位于集尘斗1中,固定架5上设有二次扬尘拟制电极3及集尘斗放电极4。
附图1为管式电收尘器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管式电收尘器A-A向剖面示意图。
附图说明及实施例:
1为集尘斗,2为重锤,3为二次扬尘抑制电极,4为集尘斗放电极,5为固定架,6为放电极,7为管体,8为绝缘锥套,9为绝缘子,10为支撑板,11为绝缘棒,12为振打锤,13为电磁铁,14为绝缘室罩,15为汇汽室,16为振打器,17为进气口,18为排灰口,19为出气口,20为活动引铁,21为撞击座,22为底座。
从附图1及2可看出,管式电收尘器本体部分由三部分组成,下面部分是集尘斗1,是一个倒置的锥形壳体,上面是平板作顶板,下面开有排灰口18,上部侧面开有进气口17,进气口17应开成能使汽流沿切线方向进入集尘斗1中;上面部分是汇气室15,汇气室15外侧面开有出气口19,沿汇气室15的顶板外圈向上设有一个锥形壳体绝缘室罩14;在集尘斗1与汇气室15之间的部分是由正三角形分布的三根管体7连接;将集尘斗1顶板面上的正三角形分布的三个法兰,与三管体7的下端法兰对接在一起,用螺栓联结固定,三管体7的上端也分别用法兰与汇气室15下底板的三法兰对接,用螺栓固定,相对应的使汇气室15上板与绝缘室罩14下板的三法兰对接,也用螺栓固定,使下面的集尘斗1通过三根管体7与汇气室15连接相通。
用来挂接放电极的支撑板10用螺栓固定在三个绝缘子9上端,三个支撑绝缘子9的下端用螺栓固定在汇气室15的顶板上,也是正三角形分布,三个放电极6分别挂接在支撑板10吊杆上,为了保证绝缘,又设三个绝缘锥套8分别装配在三个放电极6上端吊杆外,并用压环与螺栓将其固定在汇气室15顶板上;三根放电极6分别通过管体7的中心向下,其下端与集尘斗1内的固定架5连接,可用螺栓固定。现场装配调整好以后焊合。三根放电极6分别在固定架5的下端汇集于一点,汇集点下端用圆环挂接重锤2;二次扬尘抑制电极3和集尘斗放电极4都焊接在固定架5上。
参照附图1及2可看出振打清灰部分中,管体7即是收尘极清灰机构,六只电磁铁用螺栓安装固定在收尘极振打器罩内:灰斗清灰机构中,三只电磁铁用螺栓安装固定在集尘斗1顶板三振打器罩内;放电极6的清灰机构为:电磁铁13底脚用螺栓固定在绝缘室罩14顶部座板上,活动引铁20用销轴与放电极振打锤12连接,绝缘棒11上端与撞击座21套接,其下端与底座22套接,底座22用螺栓固定在放电极的支撑板10上面。
工作情况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姜秀君,未经姜秀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622783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