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针器一体一次性用后自毁式注射器无效
申请号: | 96228409.2 | 申请日: | 1996-07-25 |
公开(公告)号: | CN2274968Y | 公开(公告)日: | 1998-02-25 |
发明(设计)人: | 陈志贞;潘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志贞;潘红 |
主分类号: | A61M5/50 | 分类号: | A61M5/5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0100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体 一次性 自毁 注射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注射器,特别是涉及一种一次性使用无菌注射器。
当前国内外已知的一次性使用无菌注射器均是分体式,即以注射器与相应规格的注射针配套使用,因而在其结构上不能保证注射针和注射器只能使用一次,造成了包括中国在内的特别是第三世界各国使用该注射器后又出现了二次使用,给人类社会造成不应有的连锁复杂的疾病感染。为了切断注射交叉感染的根源,本申请人在1994年3月3日提交申请并已授权的专利号为94225852.5的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提供了一种针器一体一次性用后自毁式注射器,在实施推广和临床使用中,这种注射器已取得较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初步得到了有关中外专家的重视。同时也暴露出某些不尽理想的问题,例如(参见附图3):(1)注射器芯杆7的整体结构是十字楞角状,这在医院特别是注射室连续工作的情况下,护理人员的手指长时间地受楞角的切割而易感疲劳甚至导致手指磨伤;(2)注射器芯杆7前端橡胶活塞4的前壁呈弧形,而注射器外套6的封底为锥形,当注射器芯杆7推到注射器外套6的封底时,橡胶活塞4的整个弧形顶端与注射器外套6的锥形封底接触,收缩量小,且因橡胶塞4的前壁太厚(为0.8-1.2mm),造成针体5不易穿透橡胶塞4,同时也残留少量余液不能排出。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对上述的技术缺陷,在94225852.5号专利技术的基础上,经过局部的结构改进,提供一种结构更加完善,功能更为理想的国内外唯一的“针器一体一次性用后自毁式注射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主要是通过对注射器外套6的封底、注射器芯杆7的尾部和橡胶塞4的端部分别进行结构上的改进而实现的。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注射器的组装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注射器的芯杆结构示意图;
附图3是专利号为94225852.5号注射器的组装结构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注射器与94225852.5号专利技术相比,除更有效的提高自毁性能,杜绝交叉感染外,并可具有以下优点:(1)有效地解决了护理人员连续作业时,手指因长时间受楞角的切割而造成的疲劳感甚至磨伤之苦;(2)有效地提高橡胶活塞4前壁的穿刺性能;(3)有效地消除注射器外套6封底锥角与橡胶活塞4前壁之间的残留余液。总之,经过改进后的本实用新型注射器,完全达到了结构更加完善、功能更为理想的目的。
以下参照附图1,将本实用新型注射器的具体结构进行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注射器是由保护套1、注射针管2、橡胶活塞4、穿刺针体5、注射器外套6和注射器芯杆7等组成,其中:
1、保护套1套附在注射针管2的外面,用以保护针管2不被触伤;
2、注射针管2直接粘接在注射器外套6前端锥头3的内孔中,使注射针管2与注射器外套6构成互为一体的结构;
3、在注射器芯杆7的端部套装一个橡胶活塞4,活塞4的中心有一个内腔,前壁呈锥角形,前壁中心呈圆弧形,根据注射器的不同规格,锥角可控制在110°-120°的最佳范围;橡胶活塞4的高度控制在9.5mm-12.5mm的最佳范围;前壁中心厚度控制在0.5mm-0.8mm的最佳范围。
4、在注射器芯杆7的前端有一个通孔9,通孔9中藏有一个开刃的穿刺针体5,针体5的尾部直接抵在通孔9的底部,针体5的前端藏在橡胶活塞4的内腔,其端部则与橡胶活塞4前壁内表面中心轻微接触。
5、注射器外套6封底锥头孔3的周围,有两个相对的半元形突台10,突台的直径5mm(外径)、台高2.8-3mm,外套6的最佳壁厚控制在0.60-0.65mm之间。
6、注射器芯杆7的尾部呈圆柱体状,该圆柱体与按手8的最佳连接方式为圆弧形。
本实用新型注射器实现自毁功能的原理是:当注射器芯杆7推到橡胶活塞4的基准线与外套6的零位线重合时,注射器外套6封底的两个半圆形突台10,迫使橡胶活塞4的前壁收缩,这时位于橡胶活塞4内腔的穿刺针体5将橡胶活塞4前壁中心刺破并露出针体,使该注射器被破坏报废。如果再次使用,因注射器内腔已通过穿刺针体5进入空气而使药液抽不进去,因而不能重复使用。从结构上造成了针器一体一次性用后自毁式注射器只能使用一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志贞;潘红,未经陈志贞;潘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622840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全封闭真空镀膜保温厢体结构
- 下一篇:防震三轮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