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不爆安全压力锅无效
申请号: | 96228506.4 | 申请日: | 1996-08-06 |
公开(公告)号: | CN2258035Y | 公开(公告)日: | 1997-07-23 |
发明(设计)人: | 沈玉海;张秀福 | 申请(专利权)人: | 济南铝制品厂 |
主分类号: | A47J27/09 | 分类号: | A47J27/09 |
代理公司: | 济南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关军 |
地址: | 250022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安全 压力锅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压力锅,特别是一种带有安全装置的避免因锅内压力过大造成爆炸的压力锅。
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日前,市场上公开、销售及使用的压力锅,通常采用压力锅盖设置限压阀和安全阀来防止锅内压力过大造成爆炸,但该结构的压力锅锅内煮物易造成限压阀及安全阀阀口的同时堵塞,使其失去作用而发生爆炸,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防爆问题;既使采用在锅盖外缘设置长方形顶出口来解决防爆炸问题,但同时带来不美观、整体感差,长方形顶出口冲孔应力集中,造成机械强度差、锅盖强度降低,而且使用过程中易造成密封圈断裂,锅内蒸气横向喷出锅外,同样易造成人身伤害等缺陷。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缺陷,而提供一种安全性能高,即使锅内压力过大,仍不会发生爆炸的不爆安全压力锅。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发明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不爆安全压力锅,包括:锅盖、锅身、密封圈几部分组成,其特征在于锅身外翻缘设置向里凹进的泄压口,锅盖与密封圈接触处的外缘设置与泄压口位置相对应的向外凸起的顶出室。
所述的锅身外翻缘设置向里凹进的泄压口,锅盖与密封圈接触处的外缘设置与泄压口位置相对应的向外凸起的顶出室,目的在于当压力锅锅内压力达到最大密封压力值时,密封圈可在过压蒸汽作用下弯曲移动顶入顶出室,使覆盖在锅身外翻缘的密封圈唇边与泄压口间形成泄汽通道,蒸汽由此排放,达到锅内过压时泄压防爆的作用。
顶出室的设置目的在于提供密封圈在过压蒸汽作用下弯曲移动的空间,同时限定密封圈大量顶出而造成事故。为了避免制造过程中产生的尖角所造成密封圈的因移动断裂,顶出室侧面与锅盖外缘最好平滑连接。
泄压口的设置目的在于提供过压蒸汽泄露口,泄压口的位置可设置在锅身外翻缘的边缘,其形状可采用多种形式,如:梯形、长方形或弧形等;也可以设置在外翻缘上,如圆形通孔、长方形通孔、弧状通孔等;还可以采取单独将锅身外翻缘的外边缘整体或部分相对于普通压力锅尺寸进一步向里凹进,肩负起泄压口的作用。为了最大限度地减少因此对锅身强度的影响,泄压口位置最好设置在锅身外翻缘的凸牙之间。
泄压口内实边的位置设置可根据压力锅材质的强度、压力锅的设定压力和最大密封压力值、压力锅的尺寸及密封圈的硬度等进行调整确定,以保证使密封圈既可在锅内正常设定压力范围内具有良好的密封效果,保持压力锅正常使用功能,同时当锅内压力达到最大密封压力值时保证密封圈的弯曲移动能够与其产生泄压通道,达到泄压防爆的目的为设计计算原则。通常泄压口内实边距锅口平面中心点距离范围最好控制在:锅身半径加壁厚至锅身半径加外翻缘凸牙高度之间。
为了防止泄露出的过压蒸汽直接向下吹动,造成电热源短路或其它火源自熄,泄压口的位置可设置在位于手柄上方锅身外翻缘凸牙之间,手柄最好设置呈内通空结构,中空内侧平面呈向外倾斜的斜面,使泄露出的蒸汽沿此面向外侧下方排放,避免因此而发生其它事故。
为了提高密封圈密封程度及弹性,密封圈最好采用硅橡胶密封圈。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方式如下:使用带有安全阀和限压阀的本不爆安全压力锅时,通常情况下锅内压力过大时,限压阀或者安全阀起到泄压作用;当压力锅的安全阀和限压阀因堵塞或其它影响失效后,密封圈在过压蒸汽的作用下弯曲移动与泄压口形成泄汽通道,排汽降压,达到防爆目的。使用不带有安全阀和限压阀的本不爆安全压力锅时,锅内压力在正常设定范围内,密封圈变形量小,不影响其密封性能,保持正常使用;当锅内压力达到最大密封压力值时,密封圈被顶入顶出室,与泄压口形成泄汽通道,排汽降压,达到安全使用和防爆的设计目的。
本实用新型结构的压力锅具有整体性好,美观感强,安全性能高,使用寿命长,特别是锅内压力过大时也不会发生爆炸等优点。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锅盖顶出室结构示意图;
图3~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锅身外翻缘结构示意图。
实施例1 :参见图1、2、3
一种不爆安全压力锅,包括:带有限压阀和安全阀的锅盖3、锅身8、硅橡胶密封圈4几部分,锅盖3与锅身8分别设置相对配合的具有开合盖安全装置的手柄,锅身8还设置呈内通空结构、中空内侧平面呈向外倾斜的斜面6的手柄7,该手柄7上方锅身8外翻缘1两凸牙10间设置向里凹进的梯形泄压口12,梯形泄压口12的内实边11距锅口平面中心点距离为锅口半径加1/3凸牙10高度,锅盖3与密封圈4接触处的外缘设置与泄压口12位置相对应的向外凸起的顶出室5,顶出室5侧面9与锅盖3外缘平滑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济南铝制品厂,未经济南铝制品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622850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