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细部工程用的基准押条结构无效
申请号: | 96229334.2 | 申请日: | 1996-02-15 |
公开(公告)号: | CN2256010Y | 公开(公告)日: | 1997-06-11 |
发明(设计)人: | 彭振昌;彭振淞 | 申请(专利权)人: | 彭振昌;彭振淞 |
主分类号: | E04F21/00 | 分类号: | E04F21/00 |
代理公司: | 上海华东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沈兆南 |
地址: | 中国***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细部 工程 基准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系一种细部工程用的基准押条结构改良,其主要系于该基准押条的边侧设有一弧槽,并令该弧槽之设置而得以嵌固于墙角端沿所预固的基准线外缘,而藉此一结构于细部工程施工时得以缩减其工时,并令其精准度得以提高者。
按,一般营建工程针对其墙壁内外及其附属的楼板作细部整平工程的施工,主要系在于该墙壁内外侧缘顶端绑住一条垂直的丝线作为施工的基准线,再以人工沿该基准线以目测的对准方式,再以手稍按基准押条予以暂时固定,并随即抹涂水泥于该基准押条上,令其粘固于该工作墙壁上,此种施工方式虽于工作速度较传统以人工板刀直接抹平水泥来得迅速,且精准度亦得以提升,然于现代细部工程的施工要求上亦有所不足:
其一,乃在于其施工时,需以手稍按基准押条予以暂时固定的方式乃嫌累赘,且浪费工时亦属甚钜,而形成其弊病之所在。
其二,其于施工时系以垂直的丝线作为施工的基准线,再以人工沿该基准线以目测的对准方式,不仅该丝线容易晃动,且目测的误差程度亦属偏高,而常于完工后的误差甚至有20cm之多,或常有工作壁面凹凸不平的现象产生,(如附图1所示的施工例侧视图),故其施工的精准程度亦有待改进。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系在提供一种细部工程用的基准押条结构改良,其整体结构简单,制造容易,且可较习用基准押条降低施工工时及成本者。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系在提供一种细部工程用的基准押条结构改良,其中,该基准押条的边侧设有一弧槽,而藉由该弧槽令其施工的精准度得以大幅提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即提供一种主要系为呈长条状的硬质材料所一体成型的押条,并于该基准押条的边侧设有一弯弧状的弧槽,而在该弧槽的前缘则为一略呈弯折状的缘边者。而本实用新型的基准押条亦可为L型,并于其折角处设置该弧槽,俾于施工时得以因应不同工作壁面的所需为其特征者。
本实用新型的进步效果在于其整体结构简单,制造容易,且可较习用基准押条降低施工的工时及成本,且由该弧槽令其施工的精准度得以大幅提高。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系习用的施工例侧视图。
图2系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部分立体结构图。
图3系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部分嵌固于基准线的立体图。
图4系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俯视施工示意图。
图5系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施工侧视图。
图6系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施工俯视结构图。
首先请参阅图2,该基准押条10主要系呈长条状的硬质材料一体成型者,并于该基准押条10的边侧设有一弯弧状的弧槽11,而在该弧槽11的前缘则为一略呈弯折状的缘边12。
又如图3所示,当在细部工程施工时,可于该建筑物的施工墙面的施工墙角31(图4)由上往下固定一基准线20,而该基准线20乃为一硬质丝条状的垂直线,再将该基准押条10的弧槽11嵌套于该基准线20的外缘,并施力于该弧槽11前缘的缘边12,使其变形而得以固定于该基准线20,令基准押条10套固于该基准线20而成为一体者。
由于该基准线20乃于施工前即依工程所需的厚度而予以固定者,故当该基准押条10套固于该基准线20时的位置乃系呈斜靠于工作壁面30,即如图4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俯视施工示意图所示者,再以水泥40抹涂于该基准押条10的表面,并藉其表面所开凿之孔洞粘固于工作墙面30者;
而依据上述基准押条10嵌固于基准线20的整体结构,于施工时得以图5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施工侧视图所示,令细部工程的工作壁面30达到平滑精准的程度,提升营建工程品质,且其施工的速度及过程得以更为迅速与简化,而藉以大幅降低施工成本。
请再参阅图6,系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施工俯视结构图,如图所示,其主要系在于该基准押条10乃呈一L型,并于其折角处设置该弧槽11,俾于施工时得以因应不同工作壁面30之所需。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细部工程用的基准押条结构改良,其整体结构虽为单纯简易,但使施工的速度及过程得以更为迅速与简化,降低施工的成本,且令细部工程的工作壁面达到平滑精准的程度,提升营建工程的施工品质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彭振昌;彭振淞,未经彭振昌;彭振淞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622933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