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改良构造的连接器插座无效
申请号: | 96229522.1 | 申请日: | 1996-03-25 |
公开(公告)号: | CN2270289Y | 公开(公告)日: | 1997-12-10 |
发明(设计)人: | 刘定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定宇 |
主分类号: | H01R13/71 | 分类号: | H01R13/71 |
代理公司: | 上海东亚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陈树德 |
地址: | 台湾省台北县龟山乡***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改良 构造 连接器 插座 | ||
本实用新型涉及连接器插座。
惯用的连接器插座(如图3所示)包括有壳体1、插座2及两讯号线端子3及两接地端子3′,其中讯号线端子3藉弹簧30顶压,与两接地端子3′维持密接状态而具有两组讯号回路,两讯号线端子3位于插座2的中心轴线两侧,而在连接器的接头4插置在插座2时,两讯号线端子3向两侧推开,使信号回路切换到外接的周边设备使用。
上述连接器插座的壳体1大约是长宽均为1.5公分的方形体,弹簧30的长度约为0.5公分,在上述如此小的尺寸范围内,组装入员必需先按压弹簧30两端以产生一预力,再将弹簧30塞置在讯号线端子3与壳体1间的狭小夹缝中,才能使讯号线端子3与接地端子3′维持密接的连通状态,致使组装时相当耗时费时而不便。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良构造的连接器插座,简化组装困难度。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改良构造的连接器插座,包括有一壳体、两讯号线端子、两接地端子及一插座,其中壳体内具有数个沟槽内装设两组讯号回路,当连接器的插头插接在插座后,可将上述的讯号回路导引至外接的周边设备使用;其特征在于:第一讯号线端子,经弯折呈字型,其顶端呈弯钩状,底端由壳体穿出:第二讯号线端子,包括弹片及连接片,弹片弯折成型,其一侧固定在壳体内壁面,另一侧边再经弯折而向外凸出形成一自由端;连接片的截面呈型,底面顶抵在弹片内缘与壳体内壁面之间,其底端由壳体穿出。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由于第一讯号端子与第二讯号端子因形状上结构的特殊性具有相当的弹性,使组装方便,减少工时。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组合剖面示意图。
图3为常用的连接器插座组合剖面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改良构造的连接器插座,如图1、2所示,包括有一壳体5、两讯号线端子6、6′,两接地端子7、7′及一插座8,其中壳体5内具有数个沟槽51内装设两组讯号回路,当连接器的插头9插接在插座8后,可将上述的讯号回路导引至外接的周边设备使用;其特征在于:第一讯号线端子6′,经弯折呈字型,其顶端61′呈弯钩状,其底端62′由壳体5穿出:第二讯号线端子6,包括连接片61及弹片62,弹片62弯折成型,其一侧63固定在壳体5的内壁面,另一侧64再经弯折而向外凸出形成一自由端;连接片61的截面呈型,底面顶抵在弹片62一侧63内缘与壳体5的内壁面之间,其底端由壳体5穿出。
上述构造组装后第一讯号线端子6′的一端轻压在接地线端子7′上,第二讯号线端子6以弹片62顶抵在接地端子7上;另外,当插座8与连接器的插头9连接时,第一讯号线端子6′及第二讯号线端子6受插头的顶推而分别与接地端子7′、7分离。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及功能与常用的连接插座相同,但本实用新型第一讯号线端子6′与第二讯号线端子6因形状上的特殊性而具有相当的弹性,足供插头9与插座8分离时回复到与接地端子7′、7轻压的密接状态;常用的连接器插座需加装有弹簧做为弹力来源,增加组装上的困拢。
此外,壳体5在壁面上端部设有开口52,有利于将插座8装设在壳体5内;在塑胶射出成型时,便于脱模加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定宇,未经刘定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622952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液气式张力补偿器
- 下一篇:一种号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