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炒锅用的复合隔热盘无效
申请号: | 96229569.8 | 申请日: | 1996-04-02 |
公开(公告)号: | CN2260545Y | 公开(公告)日: | 1997-08-27 |
发明(设计)人: | 黄曾新;彭海山;鄂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曾新 |
主分类号: | A47J36/02 | 分类号: | A47J36/02 |
代理公司: | 上海东亚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薛嘉俊 |
地址: | 200010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炒锅 复合 隔热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厨房锅灶具,具体是一种电炒锅用的复合隔热盘。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电炒锅的使用已较为普遍。现有的电炒锅一般都由一炒锅和一电热装置构成,电热装置中以具有凹弧面电热盘的电热装置为较佳,因其具有较高的热效率。这种具有凹弧面电热盘电热装置的电炒锅,是把底部配置有电热管的凹弧面电热盘架座在电热装置的壳体上,壳体上及其内部装有电源开关、调温器等电器元、部件。因电炒锅在使用时其电热盘除向上给电炒锅辐射、传导热量外,同时也向其它方向散发热量,如果在壳体内没有一定的保温隔热材料,当温度升高后,其热量往往会使电器元、部件或电线烧环;若为了防止烧坏电器而有意降低电热盘的使用温度,那就要影响炒菜。因此,有的此类电炒锅在其壳体内充填有作保温隔热用的硅酸铝陶瓷纤维,但由于其充填结构成较松散的棉絮状,不牢固,隔热效果很不理想,有时还会发生电器事故,使用安全性不好。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配置于电炒锅电热装置内的电炒锅用复合隔热盘,使能一方面具有保温作用,提高电热盘的热效率,同时具有隔热作用,使壳体内的温度不因电热盘发出高温而过份地升温,以防止壳体内的电器被热损坏。
实现上述目的的本实用新型包含有一盘盖、一盘体和一保温隔热体,盘盖和盘体均为一中间下凹、边缘向上凸起成一圈高边的金属圆盘,保温隔热体充填在盘体内,盘盖座置在保温隔热体的上方并覆盖在盘体之高边缘口上,三者用螺栓固定成一体;在该复合隔热盘上还相应地开有供电炒锅之电热盘导线管穿过的通孔。
如上结构的复合隔热盘,配置在电炒锅之电热盘下方,使壳体内的电器元、部件与电热盘间有一个较好的隔离,亦即电热盘发出的高温向下方辐射时被具有保温、隔热效能的隔热盘所阻挡,大部分热量被反、折射回电热盘,还有部分热量被保温材料吸收。所以,装有本实用新型的电炒锅热效率高,而且能避免电热装置壳体内的电器元、部件出现过热现象,提高电炒锅之电热装置的寿命,确保电炒锅的使用安全。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如附图所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半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配置在电炒锅中时的结构示意图。
由图1见,本实施例的隔热盘1由盘盖11、保温隔热体12和盘体13复合而成。盘盖11和盘体13具有基本相同的结构形状,它们都是一种用金属制成的中间下凹、边缘向上凸起成一圈高边15的圆盘体。本实施例中的保温隔热体12采用硅酸铝陶瓷纤维材料,该材料充填在盘体13内,盘盖11座置在其上方并覆盖在盘体13之高边15缘口上,用螺栓把盘盖11、保温隔热体12和盘体13三者固定成一体。由图见,在该复合隔热盘上还相应地开有供电炒锅之电热管导线管6穿过的通孔14。
由图2见,本实用新型配置在电热装置壳体2内电热盘4的下方,电热盘4之电热管5的导线管6穿过本隔热盘1上的各通孔14,与电热管5中电热丝相连接的导线9穿出导线管6后与调温器7和电源开关8相接通。图中标号3为电炒锅锅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曾新,未经黄曾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622956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复合层纸布窗帘材料旋转粘接叠合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电热水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