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筒式高空作业平台引线装置无效
申请号: | 96229625.2 | 申请日: | 1996-04-10 |
公开(公告)号: | CN2278292Y | 公开(公告)日: | 1998-04-08 |
发明(设计)人: | 徐荫和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荫和 |
主分类号: | H02G11/00 | 分类号: | H02G1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0032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空作业平台 引线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筒式高空作业平台的引线装置。
筒式高空作业平台是在机座中心部位设置由多节油缸筒依次套装的伸缩缸,最上一节油缸筒顶端设置高空平台,每节油缸筒上端部固连着一个梯子座,在梯子座上吊挂梯子。每节油缸筒的行程略有差别,最上一节油缸筒行程最长。现有的筒式高空作业平台的引线装置,一种是采用盘曲的电缆从机座控制箱通向高空平台,电缆下方有一个盛电缆的圆盘,高空平台上升时,电缆被逐渐拉直,高空平台下降时,电缆盘曲在圆盘内。这种引线装置,需用特制的有盘曲弹性的电缆,高空平台上降后,电缆在空中飘荡,没有支承物支托它。另一种引线装置是电缆下方有一个有盘旋弹簧的绕线盘,在高空平台下降时,电缆就盘绕在绕线盘上,同样,电缆在空中没有支承物支托它。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缆在空中有依托而可用一般电缆的筒式高空作业平台引线装置。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本引线装置与现有技术一样包含有一根从机座控制箱通向高空平台操纵板的电缆。其特征在于电缆外套着2n根穿线管,n为伸缩油缸筒节数,穿线管相互间以铰链相连,其中有依次相间的n个铰链分别依次固定连接于n节油缸筒上端部固连的梯子座上,穿线管长度基本上等于或略长于最上一节油缸筒行程的一半。在高空平台上升时,电缆随穿线管被逐渐拉直,高空平台下降时,电缆随穿线管被有序地折叠起来,电缆在空中处于穿线管中而有可靠的依托。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如下显而易见的优点:采用本引线装置,可使用一般电缆,电缆在空中始终处于穿线管中而有可靠的依托,使用可靠安全。
附图的图面说明如下: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不与梯子座固定连接的铰链结构示意图(图1中A-A处剖面图)。
图3是与梯子座固定连接的铰链结构示意图(图1中B-B处剖面图)。
图4是两端焊接剪刀片的穿线管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最佳实施方案是:参见图1,本引线装置包含有一根从机座控制箱通向高空平台操纵的电缆1,电缆1外套装着2n根穿线管3,n是伸缩油缸筒节数,穿线管3相互间以铰链2分别依次固定连接于n节油缸筒上端部固连的梯子座上,穿线管3长度基本上等于或略长于最上一节油缸筒行程的一半。参见图2和图3,铰链2、5的结构是:有两片叠置的剪刀片6,其端部有销孔而用轴销7、弹簧垫圈9和螺母8铰连,两剪刀片分别以上下一侧面与上下两根穿线管3的端部焊接(参见图4)。参见图3,铰链2固定连接于梯子座的结构是:铰链2的轴销7一端与一块加长板4的一端部铰连,即由弹簧垫圈9和螺母10连接,加长板4的另一端部由螺钉11、螺母13和弹簧垫圈12与梯子座固定连接。由于各节的梯子座尺寸不同,故可选用不同长度的加长板4,可使所有的穿线管3长度相同,能整齐地折叠起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荫和,未经徐荫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622962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横向可移动接触式运输带纵向撕裂检测器
- 下一篇:接线盒及其快速接头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