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冷杯无效
申请号: | 96229654.6 | 申请日: | 1996-04-10 |
公开(公告)号: | CN2261605Y | 公开(公告)日: | 1997-09-03 |
发明(设计)人: | 周欣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周欣武 |
主分类号: | F25B21/00 | 分类号: | F25B2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50013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冷杯 | ||
本实用新型属于装液体饮料用的生活日用品,特别是一种可将饮料或其他液体物质直接快速致冷的电冷杯制造技术。
饮用清凉饮料特别是冷饮,是人们喜爱的一件美事,但通常让液体饮料冷却的办法是把它们放置在冰箱或冰柜里,致冷所需时间长。中国专利申请冰杯(CN2096932U)公开了一种致冷方法:它是将双层杯子先倒置在冰箱内一段时间,待到密封于杯子内外壁中间的水结冰后,取出杯子,倒入液体,利用结冰的水作为致冷媒介对杯中液体进行降温。因水在冰箱中结冰需要较长时间,而冰杯从冰箱中取出后,冰在空气中自身也迅速融化,因而降温效率低,保持(保冷)时间短。以上两种致冷方法,冰箱或冰柜为必要的制冷设备,因此限制了其使用范围场合,又由于致冷温度无法自动控制,致冷时间长,保冷时间短,影响了方便使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让液体物质(饮料)在杯中快速致冷的电冷杯,它可以实现短时间内将液体降至所需温度并自动保温(即保冷)的功能,以方便人们日常工作生活的需要。
本实用新型的电冷杯是以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它主要包括含有保温层的杯体(也称杯壳)、内胆及杯盖、杯手把构成,其特征是在杯盖内侧部(面)设有半导体致冷组件,在杯盖的表面开设有散热孔,以此构成致冷式杯盖,其中半导体致冷组件主要是由现有市售的半导体致冷(元)器件和温控器经串接后接入直流电源构成。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和致冷原理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是本电冷杯的整体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2是电冷杯的电原理图。
其中:1-杯盖,2-风冷马达,3-小风扇,4-散热器(散热片),5-半导体致冷器件(可选用市售的12V3ATECI-12704系列或其他2A12V-5A12V等规格型号元件器),6-杯体内胆(可选用不锈钢、陶瓷、塑料等原材料),7-保温层(可选用各种保温材料),8-杯体外壳,9-杯手把,10-散热孔(位于杯盖顶部),11-电路板,12-温控器(可选用一般市售常用型号的温度控制器),13-半导体致冷器件热结点(热端),14-半导体致冷器件冷结点(冷端),15-直流(器)电源。
参照附图可知,在具体设计制造时,本实用新型还具有以下技术特征:
一、可在所述的半导体致冷器件热结点(热端)13表面上部设有散热器4(该散热器可由散热片构成)。
二、可在所述的半导体致冷器件热结点(热端)的上部,即位于杯盖内侧面的顶部设有一散热用小风扇3。
本电冷杯的工作原理过程是:接入电源(可视工作电压而定接入12V直流电源,或经变压整流后的220V交流电源),调节温控器12至所需致冷温度,如果杯内液体温度低于所设定的致冷温度,则温控器不接通电源。反之,温控器接通电源,风冷马达2带动小风扇3开始运转,半导体致冷器件5开始工作进行制冷。根据冷热循环的原理,半导体致冷器件热端热气上升,冷端的冷气下沉,对杯中液体进行降温。与此同时,散热器(即散热片)中产生的大量热量(通过运转的小风扇),经由散热孔排出杯外。这样就达到了对杯中液体进行致冷及自动保冷的功能。为了提高散热效率,在散热片与热结点(热端)之间可涂上导热硅脂。
本实用新型因为采用半导体致冷技术,对杯中液体进行直接致冷,因而致冷效率高,速度快(如采用3A12V规格的半导体致冷器件时,在10分钟左右可将250毫升的饮料从30℃降至15℃以下)。又因本装置体积小,重量轻,制冷噪音低,无污染,因此携带和使用都十分方便。将半导体致冷器件设置在杯盖内,还恰当地利用了冷热循环的原理,加强了致冷效果。而且,所制成的致冷杯盖与不同材料的保温杯体配套使用,均可以达到预期的致冷效果。由于致冷所需的电源可以是12V直流电压,还可利用汽车车载电瓶使用,司机使用这种电冷杯很便利。又由于具有温度自动控制功能,使用时既省电又方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周欣武,未经周欣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622965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