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蚊叮虫咬止痒装置无效
申请号: | 96229855.7 | 申请日: | 1996-05-10 |
公开(公告)号: | CN2257182Y | 公开(公告)日: | 1997-07-02 |
发明(设计)人: | 朱德至;夏栋 | 申请(专利权)人: | 朱德至 |
主分类号: | A61F7/00 | 分类号: | A61F7/00 |
代理公司: | 上海华东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谢晋光 |
地址: | 20004***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蚊叮虫咬 止痒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消除受蚊叮或虫咬而发痒的装置。
众所周知,人被蚊虫叮咬以后,必有一个难熬的奇痒过程,一般人均不堪忍受而用手抓挠,常造成指甲伤及表皮而引起感染,甚为麻烦。因此,目前有各种去痒膏油,特别是万金油更是常用的去痒药物,这是由于万金油中含有氨成分,其与肥皂一样可中和蚁酸,故有除痒作用。但实践证明,涂抹万金油或肥皂有时无效,有时作用极慢,而且在脸部、手上涂药或擦碱生洗衣皂并不合适。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蚊叮虫咬止痒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其包括壳体、置于该壳体内且成电路联结的电源和发热体,以及联结发热体与皮肤的止痒导热体,该发热体与该导热体成热联结。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1、结构层次简明,易于实施;2、使用方便,可随身携带,随时随地使用;3、去痒效果好,安全,费用低。
本实用新型的附图简单说明如下: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下面我们根据图1给出本实用新型一个较好实施例,并结合对该实施例的描述,进一步提供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细节。如图所示,本实施例中,壳体包括电源外壳8和发热体外壳1,它们成可装卸联结,该发热体外壳1的前端部安装发热体3,并设有一金属套筒5与发热体3的一个电极相连接,和在该金属套筒5中央设一导电棒7与该发热体3的另一个电极相连接,在该发热体外壳1的前端开设缺口嵌入导热体2。电源9置入电源外壳8后,其正极经导电棒7与发热体3的一个电极相接,而电源9的负极,由设在电源外壳8的电源开关12控制设于外壳8内的导电金属片10,使其与金属套筒5连通或切断,从而,实现发热体3的加电发热或处于断路状态,即使用时,只要拨动电源开关12,将导热体2接触皮肤的发痒处,即可止痒,停止使用时,拨动电源开关12处于断开位置,电源9的导通回路被切断。本实施例中,电源9采用干电池供电,且由二节干电池串联构成,发热体3为一块正温度系数陶瓷发热体(P.T.C)构成,导热体2为金属皮盆结构,其可套置于发热体3上,图中,电源9的负极与导电金属片10之间还装有弹簧11,导电棒7由塑料套筒6套固,该塑料套筒6固定于支架4上,支架4固设于外壳1,导热体2之表面为绝缘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朱德至,未经朱德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622985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