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可保持常通状态的双套双切式旋塞阀无效
申请号: | 96230006.3 | 申请日: | 1996-06-10 |
公开(公告)号: | CN2260218Y | 公开(公告)日: | 1997-08-20 |
发明(设计)人: | 俞伯兴;陈联芝 | 申请(专利权)人: | 俞伯兴;陈联芝 |
主分类号: | F16K43/00 | 分类号: | F16K43/00;F16K5/02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任永武 |
地址: | 200127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保持 状态 双套双切式 旋塞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旋塞阀,尤其涉及一种可带压维修的双套式旋塞阀。
本申请人已在申请号为94238670.1的实用新型中揭示了一种可带压维修的双套式旋塞阀。这种双套式旋塞阀是在旋塞壳体内腔中设置一外旋塞套,在外旋塞套内腔中设置一带内旋塞杆的内旋塞套,在内、外旋塞套和旋塞杆上设有互相对准的孔。采用这种双旋塞套的结构,只要使外旋塞套转一角度使其上的孔偏离壳体的进、出水孔即可对用液系统或阀本身检修,如更换损坏或泄漏的内旋塞套,从而可方便地实现带压维修。然而在进行所述带压维修时,工作用液被截断从而不能供向用液系统,因此这种双套式旋塞阀不适用于要求不间断供液的管路系统中。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方便地实现液体截止和常通状态转换的、可带压维修的双套双切式旋塞阀。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双套双切式旋塞阀,它包括:一旋塞壳体,它形成有在一水平轴线上相对的进、出水孔,沿一垂直轴线延伸的与所述进、出水孔贯通的圆锥形内腔,一可旋转地配设在所述内腔中并带一第一内锥孔的圆锥形外旋塞套,其下端穿伸出所述壳体并与之可拆卸地密封连接;一内旋塞套组件,它包括一带一第二内锥孔并可旋转地配设在所述第一内锥孔中的内旋塞套和一插配在所述第二内锥孔中的内旋塞杆,所述内旋塞杆的上部通过密封和连接装置可拆卸地固定在所述内腔的上端中;所述内旋塞杆和内、外旋塞套分别设有可互相对准的长穿孔;其特点是,所述旋塞壳体在所述进、出水口下方的内腔中沿内周壁形成一半圆环槽,所述半圆环槽的一端刚好位于所述进水口的下方,而其另一端偏离所述出水口一规定角度;所述外旋塞套在与所述穿孔成90°间隔的位置沿周壁轴向延伸有相对的左、右长槽,所述左长槽的下端周壁向内凹设一部分环槽,当所述穿孔相对于进、出水孔偏转90°时所述部分环槽可与所述半圆环槽相连通。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方法,不但可方便地实现带压维修,而且由于设置了由旋塞壳体周壁的半圆环槽,外旋塞套的左、右槽和部分环槽可连通的结构,从而可保持进、出水孔的常开状态,因此可满足整个管路系统的连续供液,从而提高生产率并大大地扩大了双套旋塞阀的适用范围。
现通过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具体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和特点。
图1是本实用新型双套双切式旋塞阀的一较佳实施例的总成剖视图;
图2是图1实施例中的旋塞壳体的部分剖切的主视图;
图3是沿图2的A-A-O-B所取的剖视图;
图4是沿图2的B-O-B所取的剖视图;
图5是图1实施例的外旋塞套的部分剖切的主视图;
图6是沿图5中C-C线所取的剖面图;
图7是沿图5中D-D线所取的剖面图;
图8是图1实施例中的内旋塞套的剖视图;
图9是图1实施例中的内旋塞杆的主视图。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双套双切式旋塞阀,它包括:
一旋塞壳体3,其具体结构如图2至3所示,它形成有在一水平轴线H上相对的进水孔13和出水孔14,沿一垂直轴线V轴向延伸的锥体形内腔15,所述内腔上端形成螺纹通孔41,在所述螺纹孔内壁上形成一轴向定位槽16,壳体下端壁29设有沿所述垂直轴线V延伸的穿孔17,在所述进、出水孔下方周壁上形成一半圆环槽18,其一端19刚好位于所述进水孔13之下,而其另一端与出水孔14偏置一规定角度,该角度较理想为45°;
一配设在所述内腔15中的锥体形外旋塞套,其具体结构如图5至7所示,它具有一第一内锥孔31,其上端面37上有一半圆槽36,在其周壁上设有一对沿轴向延伸的相对的长穿孔21,与所述长穿孔间隔90°的沿轴向延伸的相对左长槽22和右长槽23,在所述左长槽下端形成向内凹入的部分环槽24,当所述穿孔21相对进、出水孔13、14偏转90°时,该部分环槽24与壳体的半圆环槽18连通;所述外旋塞套的下端形成一轴端25和一台肩30,在所述轴端上形成有一密封环槽26、螺纹段27和方柱体形扳手端28;一密封垫8设置在所述台肩30和下端壁29之间;一密封圈9嵌设在所述环槽26和所述穿孔壁17之间,所述轴端穿伸出所述下端壁29供助螺母10与所述螺纹段27螺结以使轴端固定在下端壁29上;所述外旋塞套的外壁复设一聚四氟乙烯层40,以便磨损后可方便地予以更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俞伯兴;陈联芝,未经俞伯兴;陈联芝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623000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