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旋转饰体的飞机玩具无效
申请号: | 96230113.2 | 申请日: | 1996-06-21 |
公开(公告)号: | CN2256337Y | 公开(公告)日: | 1997-06-18 |
发明(设计)人: | 蔡文和 | 申请(专利权)人: | 蔡文和 |
主分类号: | A63H27/24 | 分类号: | A63H27/24;A63H31/00 |
代理公司: | 上海第二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吴干权,秦炯农 |
地址: | 台湾省台北市***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旋转 飞机 玩具 | ||
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一种飞机玩具结构的改进。特别是指一种玩具飞机在启动后会产生机体滑移或上升、下降,以及机体上方饰物旋转等各种特殊动作的传动机构。
在已有技术中,一般常见的飞机玩具,其设计渐超二极化,其一是低成本以外观的造形为主,或辅以简单动作,达到增加其动作的多元性,但由于受传动机构动作的限制,无法产生较精彩多变的动作,难以吸引人注意,另一是以较高成本的结构,使其能产生较多变化,但由于其传动机构变得极为复杂,使成本提高,玩具的故障增加,所以如何在成本,耐用性及动作的精彩多变性间,作一平衡的取舍,乃为一般产业者考虑的重要课题。
鉴于常见的玩具飞机有上述的缺点,发明人针对该些缺点研究改进。
本实用新型即旨在提供一种旋转饰体的飞机玩具,其能以简易的传动机构产生确实而有效的动力传送,达到多变(如:机体上升、下降,机体滑移走动,机体上方饰物旋转)的动作型态,以低廉成本达到多种动作变化的功效,这是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
下面就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详细构造、原理做如下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旋转饰体的飞机玩具的构造立体分解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旋转饰体的飞机玩具的组合立体图;
图3是摇臂带动升降撑轴上升动作图;
图4是图3内部动作示意图;
图5是摇臂带动升降撑轴下降动作图;
图6是图5内部动作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之一较佳实施例图。
请参阅各图可知,本实用新型主要是在机壳1内一端设有一原动装置(如马达)11,该原动装置11以一齿轮组12分别连接一衔接转轴21之中段与一引导件驱动轴31等部件,其中衔接转轴21底端设有一旋转动力轮组2,另一端则衔接至一衔接齿轮组121,而引导件驱动轴31衔接至机壳1两外侧的引导件3(可为凸轮)输出其动力,引导件3周侧设有导槽32,机壳1两侧另设有一支点座14及一纵向的槽缝13,其支点座14是供一摇臂4的一端支点孔41定位用,摇臂4另一端内侧以一凸销42伸入引导件3的导槽32内,摇臂4外侧以一连动元件座45配合一导座44夹持一弹性连动元件43,弹性连动元件43端部夹持一由机壳1二槽缝13伸出的衔接架52的二端,衔接架52二端外侧另以一卡板53卡嵌,且底侧以一升降撑座5衔接一升降撑轴51,升降撑座5顶侧设有一旋转轴6,旋转轴6中段设有一齿轮61,齿轮61以一弹簧611钩持于机壳1内侧,旋转轴6侧以一旋转支杆62衔接一旋转饰体63;依此引导件3转动可使凸销42于导槽32内滑动,进而带动摇臂4以支点座14为支点摆动,摇臂4则以导座44、连动元件座45带动弹性连动元件43摆动,弹性连动元件43则拉持衔接架52,沿槽缝13作上、下滑动,当衔接架52向下,未抵顶于旋转轴6时,旋转轴6受弹簧611拉持而使齿轮61下降与前述衔接转轴21另端的衔接齿轮组121啮合,进而使旋转轴6开始转动,若衔接架52向上抵顶旋转转轴6,则齿轮61与衔接齿轮组121脱离,则旋转轴6停止转动。
本实用新的整体动作如下:当原动装置11通电,带动齿轮组12持续驱动一衔接转轴21带动一衔接齿轮组121与一旋转动力轮组2转动,齿轮组12又以一引导件驱动轴31带动引导件3驱动摇臂4动作,当弹性连动元件43受摇臂4带动而使衔接架52于槽缝13的上死点时,此时飞机7的机体下降,旋转动力轮组2作用,飞机四处行走,而旋转轴6受衔接架52上顶使齿轮61脱离衔接齿轮组121,旋转轴6不旋转;当衔接架52下降至下死点时,升降撑座5以升降撑轴51撑抵地面使直升机机体上升,旋转动力轮组2因离地而无作用,此时衔接架52脱离旋转轴6底端,旋转轴6受弹簧611拉持下降使齿轮61与衔接齿轮组121啮合,由于齿轮组12的的动力,使旋转轴6经由旋转支杆62带动旋转饰体63旋转,使旋转饰体63于外壳体7上方作旋转的动作。
由上所述可知,本实用新型的具旋转饰体的飞机玩具确实具有多样的变化动作,以增加趣味性的功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蔡文和,未经蔡文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623011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